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0448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草药的图解和用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枝桂枝 Guizhi出处 名医别录。中药学名Ramulus Cinnamomi。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白芍【 药 名】:白芍【拼 音】:BAISHAO【英文名】:White Paeony Root【处方名】:白芍、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

2、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桔梗【简介】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出处】 神农本草经【别名】 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根【功效分类】 止咳药;祛痰药【相关药材】 洱源土桔梗 桔梗芦头【归经】 归肺;胃经【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

3、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荆芥【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产 地】产江苏、浙江、江西,多系人工栽培。【药材形性】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身干,色黄绿、茎细、穗多,无泥杂者为佳。芦根英文名Reed Rhizome 药材学

4、名Rhizoma Phragmitis 别 名芦茅根、苇根、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类 别清热泻火药 基原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 Gramineae 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的新鲜或干燥根茎。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功 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主 治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陈皮【别名】广陈皮【性味与归经】 苦、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法与用量】 39

5、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青皮【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白术【英文名】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拉丁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读音】白术(音:竹,zhu 二声)【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其他名称】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 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

6、术、浙术、种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芷草药名:白芷 (本经)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百部 【出处】 百部 (本草经集注)【异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一窝虎(江苏植药志),九十九条根(中国土农药志),山百根(中药志),牛虱鬼(闽东本草)。【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

7、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 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的干燥块根。【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百合百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因其鳞茎瓣片紧抱,“数十片相摞”,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人们常将百合看作团结友好、和睦合作的象征。民间每逢喜庆节日,有互赠百合的习俗,或将百合做成糕点之类食品,款待客人。广东人更喜欢用百合、莲

8、子同煲糖水,以润肺补气。功效百合主要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病情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温饱润燥。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败酱草 败酱草 Herba Patriniae(英)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别名 败酱。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 的全草。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除西北外,全国均有分布。采制 夏季开花前采挖,晒至半干,扎成束,再阴干。化学成分 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

9、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 等。 性味 性凉,味辛、苦。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北沙参 北沙参 Radix Glehniae (英) CoasiaI GIehnia Root 别名: 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 采制: 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外皮,干燥。 性状: 根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偶有外皮残存,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

10、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化学成分: 含欧前胡素(imperatorin)、补骨脂内酯(psoralen)。佛手内酯、圆当归内酯-7-0-龙胆二糖甙(oosthenol-7-0-gentio-bioside)等多种香豆素,并含生物碱、淀粉、微量挥发油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苍术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的根茎。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

11、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桉油醇(-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 本品芳香燥烈,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故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如湿阻脾胃,寒湿吐泻,可用平胃散。风寒湿痹,风湿表证,可用九味羌活汤。配伍后也可用于治疗热痹或湿热下注,如二妙散

12、。本品又有明目之功,可治夜盲症,可单用,或与猪肝、羊肝蒸煮同食。穿山龙 化学成分 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 性味 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 【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支气管炎。 葛根 葛 根 Radix Puerar

13、iae (英) Pueraria Root 别名: 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 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干燥根。 性状: 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无臭,昧微甜。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性味: 性凉,味甘、辛。 功能主治:

14、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厚朴【别名】川朴、紫油厚朴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黄柏 【英文名】 CORTEX PHELLODENDRI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