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0420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篇 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1.3.2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效演练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1、2题。研究区地貌类型海拔(m)大于25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雨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 3201 73525温凉湿润863潜在-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 2401 45010湿润1 200轻-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 41041干热河谷1 100中-强度14719962010经济林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2、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2.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解析】1选D,2选A。第1题,逐项分析如下:A项,读表格,鸭池气候温凉,蒸发少,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不是干旱区;B项,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会是最严重的;C项,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D项,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

3、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第2题,逐项分析如下:A项,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项,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C项,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是不切实际,会增加其他问题;D项,该地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3.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D.河流湿地

4、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解析】选C。干燥度越小,湿地率越大,但并不是湿地面积越大;河流湿地率和湖泊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较小,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大。(2014汕头模拟)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图示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直接()A.加剧水土流失B.造成土壤盐碱化C.破坏地表植被D.减轻环境污染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A.大力提高煤炭产量B.将涉煤企业外迁C.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析】4选C,5选D。第4题,图示地区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煤炭资源分布在地下,煤炭开采直接破坏地表植被,

5、C正确;加剧水土流失是植被破坏的一种结果,该地降水少,不会加剧水土流失,A错;开采资源与土壤盐碱化无关,B错;煤炭开采不能减轻环境污染,可能会加重污染,D错。第5题,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大力提高煤炭产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A错;将涉煤企业外迁,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B错;加大煤炭的外运能力,会加快资源枯竭,C错;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能实现可持续发展,D正确。6.(2014珠海模拟)邓小平同志曾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越来越被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中国各省区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图(图1)和世界稀土产量变化(19502006)图

6、(图2)。材料二江西省的赣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原矿基地之一,勘探发现稀土矿主要富含在土壤层中,并发现其稀土元素来自于当地花岗岩、砂页岩、千枚岩等。赣州的许多小企业在稀土的提取过程中,先将山体表层土壤和植被搬走,然后用硫酸铵去浸泡下层土壤,最后在土壤里留下大量的硫酸根和铵离子,把植物的根都“烧”掉。(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稀土资源丰富的A、B、C省区中,目前水能开发量最大的是(填字母)省,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2)根据材料一,说明1960年以后世界稀土生产构成变化特点。(3)根据材料二,说明江西赣州稀土成矿的地质作用过程,赣州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4)结合材料,你认

7、为在我国的稀土资源开发中,应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由图中三个省区的位置可知,B省区是湖北,地处第二、三级阶梯,地势落差大;流经该省的长江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开发量大。A省是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开发量较小。C省是江西,河流落差小,水能不如B省丰富,开发量小。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的数值,可以判断19601985年美国稀土产量比重大。19852006年中国产量增长快,目前中国产量占绝大部分。第(3)题,根据材料二可知,该地稀土矿主要富含在土壤中,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再经沉积作用(淋溶、沉积作用)富集而成。所以经过了外力的风化作用、沉积作用

8、。根据材料可知,造成的环境问题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第(4)题,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出口配额,防止过度开采,节约稀土资源。扩大稀土企业规模,取缔小企业,取得规模效益。延长稀土工业产业链,实施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科技创新,实行产品升级战略和品牌战略。把握稀土资源的相关话语权和稀土出口定价权。答案:(1)B长江径流量大;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势落差大(2)19601985年美国产量比重大,19852006年中国产量增长快,目前中国产量占绝大部分。(3)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再经沉积作用(淋溶、沉积作用)富集而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稀土资源锐减。(任答三项)(4)减少出口配额,防止过度开采(或节约稀土资源);扩大稀土企业规模,取得规模效益;延长稀土工业产业链,实施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科技创新,实行产品升级战略和品牌战略;把握稀土资源的相关话语权和稀土出口定价权。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