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90378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数: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一 文言文直译的原则信、达、雅“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注释:“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

2、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 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 文的句子结构。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二 文言直译的方法“九字法”(一) 针对实词(1)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a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 在墓者也。b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 泰安。c 江宁之

3、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d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2) 译。译出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现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a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c 以旌其所为 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3)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a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d 振长策而御宇内。(二)针对虚词(4)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a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 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4、于义而死焉者也。c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d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三)针对实词和虚词(5)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例如:a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b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c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 译。例如:i谢:拒绝感谢凋谢告诉道歉告别a、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e、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f、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之主人矣 ()ii何表反问语气 形容词词尾 表揣测语气 表比较 表疑问语气 介词a 儿寒乎?欲食乎? ( ) 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c 日食饮得无衰乎 (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e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四)针对文言句式(7)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主要是省略句式、内容缺省、例如:a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b 幸陛下哀怜,与奴俱行,妾即死无恨!c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6、8)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主要针对倒装句式: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a 古之人不余欺也。b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也?c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9)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a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b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实践小训练:把下面的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一)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 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

7、游果园,弥 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二)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 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 叔向 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 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 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二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

8、言文句式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式判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数: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目录一、判断句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 也”。C、者,D、“. 者也”。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F、借助于“则”“皆”“乃”“非”“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 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

9、含被动。三、省略句A 主语省略B 谓语省略C 宾语省略D 定语省略E 介词省略F 定语中心语省略四、倒装句A 主谓倒装。B 宾语前置。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五、固定句式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 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 也”。C、者,D、“. 者也”。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F、借助于“则”“皆”“乃”“非”“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0、,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A、 “. 者. 也”。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5、亚父者

11、,范增也。(鸿门宴)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

12、事,哪能说得完呢?B、“.也”。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2、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这是寡人的过错。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我们还是回去吧。6、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译:这是天子的云气。7、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译: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译: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去进攻他,这是不合道

13、义的。9、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10、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1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 译: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12、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译:这就叫前洞。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1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1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 译:有了志向,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16、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14、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译:但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东西来帮助,也不能到达17、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译: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1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1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译: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事啊。20、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译:不要跟跟着他们一块送死。21、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译:本来是一世的英雄。2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译:这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C、者,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译:我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与他一块去。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戴上白色的帽子和穿上白色的衣服来送荆轲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译:陪侍在殿上的大臣们,不能带任何兵器。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就爱你过来都将被他所俘虏!5、客何为者?(鸿门宴)译:来人是干什么的?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