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903287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22013年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形式:闭卷)一、积累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字形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翡翠(fi) 臆度(du) 胸襟(jng) 坦荡如地(d)B、玛瑙(lo) 匀称(chn) 连亘(gn) 势不可挡(dng)C、迥异(jing) 伫立(zh) 解剖(pu) 海市蜃楼(shn)D、迸溅(bn) 盎然(ng) 宽宥(yu) 无边无垠(yn)2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3分)(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2、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5)(6)(4)(1)(3)(2) B.(5)(1)(3)(6)(4)(2)C.(1)(3)(2)(5)(4)(6) D.(3)(2)(5)(1)(4)(6)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3、。C乾清官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B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声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C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D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高傲的家伙。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

4、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C、马说一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D、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这篇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苏联红军。6给下列新闻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个是( )(3分)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世界数字图书馆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所在地巴黎正式启用。该图书馆在互联网上以多种语言形式向全球读者免费提供源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始资料

5、。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A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包罗万象 B世界数字图书馆启用并免费提供资料C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D世界数字图书馆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正式启用7默写(4分)(1)临风一唳思何事?_。(2) ,中间小谢又清发。(3)闻雁中含蓄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 (4)渔家傲中描写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有家难归抑郁情怀的句子: , 8综合性学习(4分)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鸟是人类的朋

6、友,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就“爱鸟”、“护鸟”请你:1)设计一则护鸟广告(可引用恰当的古诗句) 2)就如何爱鸟、护鸟提几点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7分)点燃一个冬天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

7、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

8、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 篓。背篓里是满满的干柴。“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

9、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看到啥了?”女人问。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

10、“听见了,下就下吧。”“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

11、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全文看,孙老师较少考虑家里的生活,他有点偷懒,活都是妻子干的。B孙老师的妻子说学生贪玩,不按时回家,孙老师和他吵了起来。C孙老师的妻子是个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的人。D本文运用对比的手

12、法,用妻子的言行衬托出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10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早上:_ 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 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11文 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12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3分) 13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1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