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90223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教处范文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教处范文之初三学生心理特点及指导 初三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从开学第一天起,班主任就要引起高度注重,针对各类型学生的详细特点作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学生返校时各自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优生满怀向往,对本人在初三的开展充满了期待,因而,他们一开场就能较好地投入学习。如今,班主任要和他们一起,针对学生的详细情况,制定出长远目的和近期目的,使之明确本人努力的方向,以便于更好地推进他们的进步。对中等生而言,初三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工作做得好,他们能够非常好地转化为优生,最终考上理想的学校。班主任要尽快找中等生谈话,协同各位科任教师,对他们的成绩作细致的分析,让他们明确本人的优势和优势

2、所在,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短期的学习目的。在这时,他们的目的切忌定得过于长远,太过漫长的等待会让他们失去前进的热情。与中等生一样,作为学习暂困生如今最需要的是决心。前面两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难免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前景感到渺茫。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更多地给他们鼓鼓劲,并多举一些中等生在初三发生了宏大转变的例子,让他们相信:只要从如今开场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有了决心,自然会有前进的动力,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人最害怕的也许是孤立与歧视,对待所谓的咨询题学生,教师一定不能够歧视,说话、做事都要特别慎重,千万不要损害他们的自尊。由于如此只会让他们“破罐子破摔”,不仅不利于他们本人的开展,甚至会给整个

3、班级带来破坏性妨碍。班主任要多关怀他们,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从孤单感中走出来,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尽可能改掉本身缺乏,争取良性开展。 开学一个月之后,情况与开学初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对优生而言,学习仍在接着,但容易出现疲软,班主任应及时与其家长获得联络,再次为他们明确目的,促进其进步。对中等生而言,他们的热情非常容易被激发,但也最容易冷却,非常快,在开学初的雄心壮志便被日益紧张的学习消磨殆尽。在这个时候,及时的表扬与催促能够让他们奋斗的激情重新燃烧起来。对学习暂困生来说,前面两年欠下的“账”是压在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上了初三之后,七门功课排山倒海般地压在他们肩上,能够说是寸步

4、难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非常容易放弃。要擅长发觉他们的微小的进步,及时进展公开表扬,让他们获得接着前进的动力。关于咨询题学生而言,其他同学良好的学习状态让他们感遭到本人与这个班级格格不入。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捣乱,以引起大家对本人的关注。这个时候班主任要调动并引导他们的积极性,为班级效劳。担任科代表、清洁委员等都能够让他们认识到本身的价值,得到一种认同感,从而便于治理;同时他们的才能也得到了提高。 临近半期,复习备考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由于各类型学生的情况不同,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优生而言,应侧重在应试技巧上的指导。对中等生来说,除了要催促其认真复习之外,还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培养提高他们的

5、心理素养,使之在考试中能正常发挥本人的水平。关于学习暂困生,各科任教师应一起行动,对他们进展考前的复习辅导与催促,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他们一起复习备考。对咨询题学生,在催促其学习的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使之构成良好的考风考纪观念,保证考试的真实性。 半期后一周,班主任应及时总结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和教训,提出后半期的学习计划。半期考试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班主任应在全面分析得失的情况下,分别做好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初三所学的知识较以往知识难度更大,同时又是中考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差距进一步扩大。关于优生,应提出更高要求,使其一如既往地前进。对中等生而言,他们大多数的成绩往往不太如意,又迫于家长的压力,思想负担非常重,应该给他们适当减压,调整紧张心态,使其恢复自信。关于学习暂困生,如今往往觉得升学无望,产生悲观念头,没有上进心,甚至与个别咨询题学生混在一起,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应真诚地把他们当作朋友,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摆正本人的位置,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