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0160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新人教版必修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B)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群落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内生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一个池塘中有许多种生物,不仅有水藻、金鱼藻等植物,还有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的鱼构不成一个生物群落。2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

2、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A)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3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增大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B)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丙个体的体型比甲大解析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如完全相同,则甲、乙、丙三曲线应重合,A项错误;物种甲和乙之间有部分食物大小相同,则甲和乙构成竞争关系,B项正确;从图中的

3、信息不能分析得出C、D项的结论。4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D)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土壤动物有避光性。装置上方有光源,灯罩的功能是增强下方光照。土壤动物向下方移动,金属筛网能阻止土壤向下滑落。广口瓶中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把小动物杀死。二、非选择题5如图所示为下面四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D四组生物

4、所对应的曲线:A_B_,C_,D_。(2)造成图现象是由于_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食物使大草履虫因缺少食物而死亡_。(3)图与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因为_寄生者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_。(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图_所示的关系。(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先增加(失去天敌),后减少(受草制约)_。解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数量上表现为同升同降的变化,a为根瘤菌,b为豆科植物,如图;大小两种草履虫是竞争关系,由于二者竞争能力不同,因而往往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a为大草履虫,b为小草履虫,如图;狐与兔是捕食关系,数量上呈现不同步的变化,a为狐,b为兔,如图。若狐死亡,

5、则兔由于天敌的减少而数量增多,但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食物(草)的限制,又会逐渐减少;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关系,由于寄生者的大量繁殖会造成寄主数量减少,但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a为细菌,b为噬菌体,如图。如果b死亡,则对a有利的是。6某一河流中有浮游植物a、b和浮游动物c、d 4个优势种群,其中c、d均能以a、b为食,且d又可以以c为食。请回答:研究人员将a和b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1)a种群与b种群的关系是_竞争_。(2)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a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试在C图中画出b种群数量的变化。答案(2)如图:解析(1)将浮游植物a、b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A图显示,在环境温度为T1时,a种群处于竞争优势;B图显示,在环境温度为T2时,b种群处于竞争优势。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则两个种群的数量会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变化,b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