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0072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2-2013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名句名篇默写(9分)1. 吾尝终日而思矣,_;吾尝跂而望矣,_。(荀子劝学) 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 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_。(李白蜀道难)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4.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荀子劝学)5. 青泥何盘盘,_。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 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

3、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

4、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因肉袒谢谢:道歉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违背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行:将要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甲因肉袒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B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数十年,竟为秦所灭C

5、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D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10把画横线

6、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3分) 译文: (2)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题(6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整理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1、整理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12、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3、下列各项中对巴黎圣母院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7、A、躲进了教堂,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顿在一间小屋里。他担心自己丑陋的样子会吓坏爱斯梅拉达,就拿了个哨子来,并告诉她需要他时可以吹哨子找他。他怀着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保护着爱斯梅拉达。 B、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爱斯梅拉达却误闯入“奇迹王朝”。按“奇迹王朝”的法律,甘果瓦将被绞死,除非有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人意料地宣布愿意做甘果瓦的“妻子”。甘果瓦获救后,爱斯梅拉达只供他食宿,不准他近身。 C爱斯梅拉达被诬陷刺杀弗比斯,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在刽子手行刑时,加西莫多挺身相救,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用心照顾保护她。从此,加西莫多成了爱斯

8、梅拉达的忠实朋友。 D愚人节后的第二天,受克洛德的指使,卡西莫多绑架爱斯梅拉达未遂,被巡逻队捕抓。他在受鞭刑后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几番要水喝,却遭到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然而却是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的嘴边。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E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此时的隐修女将失去孩子的怒火都倾向爱斯梅拉达,当她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鞋时,爱斯梅拉达也从脖子上挂着的荷包里取出一只小鞋,小鞋上贴着一张羊皮纸,上面还有这样的题词:“此鞋若成对,母女重相会”。这对失散多年的母女终于相聚。14简答题。(5分) 雨果说:“

9、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虽然强调入世出仕,孔子也很想在政

10、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也还是要看时机合适与否。孔子不屑与那些一心弄权的人为伍。 B、阳货本为季氏家臣,却以陪臣身份干预鲁国国政,他想拉拢孔子,于是登门拜访,但孔子不肯见他,他送了一只熟小猪给孔子。 C、阳货知道孔子有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就劝他说,既然想做事,就应该把握机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表示赞同。 D、孔子等阳货走了后,就前去拜见他以示回礼,没想到阳货故意慢行等他,于是他们在路上相遇,阳货趁机向孔子讲了一通道理。(2)请结合两个选段,从为官动机的角度,谈谈孔子一开始不愿出仕的原因和后来又答应阳货出仕的原因。(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

11、文字,完成16-18题。 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引发温室效应,还威胁到地球生命的源头-海洋。尽管人类一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部分却只是人类排放量的一半,据专家研究,没有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归宿是海洋。海洋逐渐变酸是因为它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洋已经足足吸收了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的一半。目前,二氧化碳比几百年前多了30,而且,到本世纪末,还可能比以前的水平提高1倍或2倍。海洋生物学家对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后果忧心忡忡。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会形成微弱的碳酸。千百年以来,海水中由大陆

12、风化的岩石所形成的钙可以很好地中和碳酸,从而形成了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微妙化学环境。科学证据显示,由于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种化学平衡被打破了,海洋生物正在受到威胁。比起工业革命之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已经导致现代地球表面海水的PH值大约下降了01。PH值下降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倍,则水的酸性更强。除非人类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然到2100年,海洋PH值将再下降03,这意味着海洋将越来越酸。 以目前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到21世纪末,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尽管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将会威胁到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些重要生物,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属于地球上最重要的生

13、态系统之一的浅层珊瑚礁。科学研究表明,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形成碳酸的能力,使这些生物难以生长,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很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绝。因为海洋对珊瑚礁来说太酸,珊瑚礁造钙的能力将于2065年前下降40。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造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带来一个连锁反应。鳕鱼和其他鱼类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维生,假如鱼类消失,海洋将充斥如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可能吃掉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将改变。因此,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会破坏海洋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进一步收集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以便研究它造成的变化,以想出解决的方法。但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共生的,人类所做的一切无时不在影响海洋。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6期,略有改动)16下列关于“海水变酸”的原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发温室效应,从而使海洋受到威胁,海水逐渐变酸。 B海洋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从而使海水变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