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89990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xx课标卷,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的基因频率为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2.(xx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xx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 C.42% D.21%4.(xx山东卷,6)玉米的

3、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xx四川理综,5)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

4、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6.(xx海南生物)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C.120 D.1217.(xx江苏,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

5、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一、选择题1.(xx辽宁大连联考)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2.(xx福州质检)某动物

6、种群含有80个个体,基因型AA、aa的个体比例分别为30%、20%,由于某种原因从外地迁来2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该种群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46%、49.68% B.54%、49.68%C.46%、21.16% D.54%、29.16%3.(xx合肥质检)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

7、会发生改变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4.(xx河南郑州质测)某动物的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40% B.45% C.50% D.60%5.(xx齐鲁名校联考)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13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的地雀物

8、种B.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相差较大,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地理隔离一旦形成,不同小岛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就逐渐出现差异,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6.(xx辽宁大连联考)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在

9、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C.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7.(xx绵阳市三次)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8.(xx河南实验中学模拟)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

10、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下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xx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生物的变异类型中有些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致病基因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患者

11、体内均含有致病基因10.(xx东北三省四市联模)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一定越强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使用杀虫剂必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形成新物种11.(xx日照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B.少量个体迁入某种群参与交配繁殖,不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C.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畸变但是不遗传给后代,此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某种群经历环境剧变后只有少数个体存活,当恢复到原规模时,基因频率不变12.(xx河北三市二

12、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13.(xx福建质检)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突变是否有利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14.(xx兰州统考)某一个自由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对a完全显性,但A纯合致死,种群中显

13、性个体占总数的36%,则()A.该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小于显性基因的频率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C.该种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的频率逐渐增大D.若该种群个体自交,则后代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进化了15.(xx河南洛阳统考)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16.(xx河南洛阳统考)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14、A.隔离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积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人为因素和生物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变异的方向17.(xx海南七校一联)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C.马和驴交配能产生骡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基因库相同18.(xx临沂一模)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15、判断两种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捕食关系的存在有利于物种间的共同进化19.(xx许昌三市联考)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20.(xx山西四校第二次联考)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a最终达到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