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9809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行星地球(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精测卷:必修一 行星地球(人教版)一、选择题读“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选址海南文昌图”,回答小题。1航天发射中心场址多选建在大陆东部沿海,其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发射窗口大 B节省能耗C利于跟踪监测 D晴朗天气多2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建成后,最适宜发射火箭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小题。3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d Bc Cb Da4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下面甲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

2、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小题。5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 )A在23.5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在66.5S上 D可能在极圈上6乙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在一年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AB线 BCD线 CEF线 DAF线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7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 )A66. 5N B23. 5N C23. 5S D66. 5S8旗杆影端位于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 D12月22日下图中a、b两条曲线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据此回答小题。9若m为

3、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Q、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10若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X、Y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 )AX、Y两地纬度值相同 BX、Y两地昼长相同CX、Y两地处在同一经线上 DX、Y两地太阳高度相同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小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4、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下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且阳光如箭头所示从正南方照射时,北京时间是14点。据此完成小题。13该地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14该地的经度是 ( )A70E B30W C90E D150E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完成小题。15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B能为地壳运动提供能量C是能量

5、大而集中的能源 D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16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 ( )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很快A B C D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腾空而起,不到半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9月27日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据此回答小题。17进入太空轨道的神舟七号飞船属于 ( )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 C行星 D流星体18居住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张先生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了神舟七号的发射实况,“神七”腾空而起时,纽约当

6、地时间是 ( )A24日8时10分 B25日8时10分C25日10时10分 D25日16时10分19“神七”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C南半球、向南移 D北半球、向北移20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二、综合题2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

7、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最小,为5256。(1)判断当地的地理坐标。(6分)(2)分析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和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4分)(3)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哪一个?(4分)(4)分析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4分)22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E,40N)的_方向。(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是_。(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若图甲中地和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

8、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数字式)。(4)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参考答案1C2D【解析】1海南文昌处于东南海域,降水比其他航天发射场要多。为了利用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发射卫星通常向东面发射,而负责跟踪监测的船只位于海域,故航天发射中心场址多选建在大陆东部沿海。2为了便于航天发射中心建成后在全球都能顺利进行跟踪监测,特别是为了便于在南半球海洋上的测量船能正常进行监测,我国的航天发射多选在南半球海上风浪较小的夏季,即北半球的冬季。3A4B【解析】3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在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4a地全年

9、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地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5A6A【解析】5因为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而在一年中,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最低纬度是66.5。,由于该半球为北半球(地球逆时针旋转),所以,其切点应为66.5N,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在23.5N上。6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当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切点在66.5N上,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切点在北极点上。从图中可以看出,AB线正好在这一范围之内,故应选A。7B8D【解析】7由于该地一年中正午时旗杆影端都不指向南方,即太阳直射点不可

10、能位于该线以北,因此可排除位于南半球的C、D项;、时杆影为零,即发生了直射现象,又可排除A项;故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为23.5N。8旗杆影端位于位置时,杆影指向北方且迭一年中的最大值,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离北回归线最远,可能是12月22日。9D10C【解析】9从已知条件分析,曲线a对应Q地,曲线b对应P地,且图中Q地太阳比P地早升晚落,说明Q地昼长较长。同时,P地太阳在北京时间8:40升起,在14:40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可得出其昼长为12小时,Q地昼长大于12小时。在Q地昼夜不等长的情况下,昼长为12小时的P地只能在赤道上,赤道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10图中a、b两条曲线所对应的太阳高度

11、最大值相同,即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因此排除D项。同时,在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方,有两种情况:一是位于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应该相同,从图中太阳升落时间来看,X地昼长比Y地长,因此排除A、B项;二是两地分别位于直射点的南北两侧,且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相等,这种情况下,X、Y则位于同一经线上。11D12B【解析】1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清楚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题干给出的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从表中可看出,只有丁地与此相符。1212月22日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即南半球昼越长、北半球昼越短的地点,纬度越高,据此可判定其正确答案为B项。13B14C【解

12、析】通过材料和图示看出,全年太阳光线都是从南面照射,春秋分时太阳高度是45,所以该地的纬度是45N。阳光从正南方照射时,当地地方时是12点,此时北京时间是14点,二者相差2小时,经度相差30,应是90E。15D16C【解析】太阳源源不断地直接为地球提供光能和热能;就人类历史而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辐射能量大,但分布不集中;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磁场;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气候出现异常。17B18B19C20D【解析】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属于人造天体;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小时,纽约当地时间是25日8时10分;“神七”

13、飞行期间,刚过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图中丁点是秋分,此时地球应位于公转轨道的丁点附近。21(1)10530E,2930N(2)东南。东南。(3)重庆。 (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1)角最小说明该地正值12时,结合北京时间为12时58分,可求出该地经度10530E,根据5256可求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704,结合12月22日直射2326S,可求出该地纬度为2930N。(2)12月22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均为东南日出。(3)根据四城市的经纬度可知该地与重庆最接近。(4)12月22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2(1)西南(2)先向东北,后向东南(3)乙 1300 000 000(4)位于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