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9809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精度检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毕 业 论 文题目:典型零件的加工 专业:数控技术 分校:开放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朱庆海 学生:侴德鑫 学号:20完成日期:2011年11月30日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与其产业。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生产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孔、平面、螺纹、

2、齿面、曲面等。很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我设计的是典型零件的加工其中涉与了刀具、量具、毛坯、定位基准等的选择。配合件装配图 1 ,各个配 合的零件图各 1 。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定位基准、工艺编程。 第一章 数控加工的概念 数控加工就是泛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数控机床是一种用计算机来控制的机床,用来控制机床的计算机不管是专用计算机,还是通用计算机都统称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运动和辅助动作均受控于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与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其加工

3、方法并无多大差异,但是在机床的运动控制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在普通机床加工时,机床的运动受控于操作工人。如机床的开启、主轴转速的变换、走刀路径、运动部件的位移量,以与机床的停止等都是依靠操作工人来控制的。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机床的运动和辅助动作的实现均受控于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而数控系统的指令是由程序员根据工件的材质、加工要求、机床的特性和系统所规定的指令格式编制的。编写加工指令的过程就称为编程。所谓编程,就是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参数、运动要求用数字指令形式记录在介质上,并输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根据程序指令向伺服装置和其它功能部件发出运动或终断信息来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当零件的加工程序结束

4、时,机床便会自动停止。任何一种数控机床,在其数控系统中若没有输入程序指令,数控机床不能工作。 一、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 要提高加工效率,首先必须提高切削和进给速度,同时,还要缩短加工时间;要确保加工质量,必须提高机床部件运动轨迹的精度,而可靠性则是上述目标的基本保证。为此,必须要有高性能的数控装置作保证。 1)高速、高效机床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还可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超高速加工技术对制造业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生产有广泛的适用性。新一代数控机床(含加工中心)只有通过高速化大幅度缩短切削工时才可能进一步提高

5、其生产率。超高速加工特别是超高速铣削与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特别是高速加工中心的开发应用紧密相关。90 年代以来,欧、美、日各国争相开发应用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加快机床高速化发展步伐。高速主轴单元(电主轴,转速 15000100000r/min)、高速且高加/减速度的进给运动部件(快移速度 60120m/min,切削进给速度高达 60m/min)、高性能数控和伺服系统以与数控工具系统都出现了新的突破,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随着超高速切削机理、超硬耐磨长寿命刀具材料和磨料磨具,大功率高速电主轴、高加/减速度直线电机驱动进给部件以与高性能控制系统(含监控系统)和防护装置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中关键技术的解决,

6、应不失时机地开发应用新一代高速数控机床。依靠快速、准确的数字量传递技术对高性能的机床执行部件进行高精密度、高响应速度的实时处理,由于采用了新型刀具,车削和铣削的切削速度已达到 5000 米8000 米/分以上;主轴转数在 30 000 转/分(有的高达 10 万转/分)以上;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进给速度),在分辨率为 1 微米时,在 100 米/分(有的到 200 米/分)以上,在分辨率为 0.1 微米时,在 24 米/分以上;自动换刀速度在 1 秒以;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达到 12 米/分。根据高效率、大批量生产需求和电子驱动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直线电机的推广应用,开发出一批高速、高效的高速

7、响应的数控机床以满足汽车、农机等行业的需求。还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快,模具、航空、军事等工业的加工零件不但复杂而且品种增多。我们学校的数控加工中心引进的先进数控加工中心设备就是高速的切削,在我国这样转速的加工中心很少,因此,大力发展高速的数控机床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高精度从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特高精度加工),是世界各工业强国致力发展的方向。其精度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10nm),其应用围日趋广泛。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超精密切削(车、铣)、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抛光以与超精密特种加工(三束加工与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电解加工和各种复合加工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超精密

8、加工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003 微米等。精密化是为了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普通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其装配时的工作量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的需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新零件的出现,更高精度要求的提出等都需要超精密加工工艺,发展新型超精密加工机床,完善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前,机械加工高精度的要求如下:普通的加工精度提高了一倍,达到 5 微米;精密加工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超精密加工精度进入纳米级(0.001 微米),主轴回转精度要求达到 0.01-0.05 微米,加工圆度为 0.1 微米,加工表面粗糙度 Ra=0 和对机电产品性能与质量要求

9、的提高,机床用户对机床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近 10 多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m 提高到5m,精密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则从3-5m,提高到1-1.5m。 3)高可靠性是指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要高于被控设备的可靠性在一个数量级以上,但也不是可靠性越高越好,仍然是适度可靠,因为是商品,受性能价格比的约束。对于每天工作两班的无人工厂而言,如果要求在 16 小时连续正常工作,无故障率 P(t)99%以上的话,则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MTBF 就必须大于 3000 小时。MTBF 大于 3000 小时,对于由不同数量的数控机床构成的无人化工厂差别就大多了,我们

10、只对一台数控机床而言,如主机与数控系统的失效率之比为 10: 1 的话(数控的可靠比主机高一个数量级)。此时数控系统的 MTBF 就要大于 33333.3 小时,而其中的数控装置、主轴与驱动等的 MT BF 就必须大于 10 万小时。当前国外数控装置的 MTBF 值已达 6000 小时以上,驱动装置达 30000 小时以上。 二、数控车床的组成 1、数控机床 数控车床由程序编制与程序载体、输入装置、数控装置(CNC)、伺服驱动与位置检测装置、辅助控制装置、车床本体等几部分组成。 1、程序编制与程序载体数控程序是数控车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零件坐标系在车

11、床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即零件在车床上的安装位置,刀具与零件相对运动的尺寸参数,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切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以与辅助装置的动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运动、尺寸、工艺参数等加工信息后,用由文字、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标准数控代码,按规定的方法和格式,编制零件加工的数据程序单。编制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进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则要在专用的编程机或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APT)或利用 CAD/CAM 系统产生程序。编好的数控程序,存放在便于输入到数控装置的一种存储载体上,它可以是穿孔纸带、磁带、磁盘、闪存卡等。闪存卡由于存储容量大、数据交流迅速和记录可靠,在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新型数控机床上开始使用。

12、2、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的作用是将程序载体(信息载体)上的数控代码传递并存入数控系统。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输入装置可以是光电阅读机、磁带机或软盘驱动器等。数控车床加工程序也可通过键盘用手工方式直接输入数控系统;数控加工程序还可由编程计算机用 RS232C 或采用网络通信方式传送到数控系统中。零件加工程序输入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边读入边加工(数控系统存较小时);另一种是一次将零件加工程序全部读入数控装置部的存储器,加工时再从部存储器中逐段调出进行加工。 3、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车床的核心。数控装置从部存储器中取出或接受输入装置送来的一段或几段数控加工程序,经过数控装置的逻辑电路或系统软件进

13、行编译、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车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进行规定的有序运动和动作。零件的轮廓图形往往由直线、圆弧或其他非圆弧曲线组成,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按零件形状和尺寸的要求进行运动,即按图形轨迹移动。但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线段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等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进行轨迹插补,也就是在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之间进行“数据点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间点的坐标值,并向相应坐标输出脉冲信号,控制各坐标轴(即进给运动的个执行元件)的进给速度、进给方向和进给位移量等。 4、驱动装置与位置检测装置驱动装置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息,经功率放大后,严格按照指令信息的要

14、求驱动车床移动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因此,它的伺服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是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含功率放大器)和执行机构两大部件。目前大都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位置检测装置将数控车床个坐标轴的实际位移检测出来,经反馈系统输入到车床的数控装置之后,数控装置将反馈回来的实际位移量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驱动装置按照指令设定值运动。 5、辅助控制装置 辅助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数控装置输出的开关量 指令信号,经过编译、逻辑判别和运算,再经功率放大后驱动相应的电器,带动车床的机械、液压、气动等辅助装置完成指令规定的开关量动作

15、。这些控制包括主轴运动部件的变速、换向和启停指令,刀具的选择和交换指令,冷却、润滑装置的启动停止,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夹紧等辅助动作。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响应快、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编程和调试程序容易等特点,并可直接驱动部件机床电器,因此,被广泛用作数控车床的辅助控制装置。目前,大多数数控系统都带有部 PLC,用于处理数控机床的辅助指令,从而简化了机床的辅助控制装置。 6、车床本体车床本体与传统车床相似,由主轴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置、床身、工作台以与运动装置、液压气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装置等组成。但数控车床特别是车削中心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与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数控车床的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车床的特点。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采用高性能主传动与主轴部件、具有传递功率大、刚度高、抗振性好与热变形小等优点。(2)进给传动采用高效传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