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95817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服装风格,一方面是指由造型、结构、工艺、面料、色彩等服装的表现方式所综合反映出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认知;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外观效果与内在形制的统一体现,具有一定的可辨认的差别。概括地讲,“服装风格是任何已知时期或文化中服装的主导式样”。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型。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

2、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在当代服装历史发展与形制演变的过程中,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具有相互排斥的外观特征与形制理念,好像是服装形式发展中的两极。对于这两种具有相反设计理念与视觉效果的服装风格的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的角度熟悉服装造型与设计语言,更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了解近现代东西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合。8aru1!S3X+M*V、结构主义服装风格自中世纪哥特时期后,西方社会文化中性别的极端分化,导致服装上对性差别的极度夸张和强调。男子以上半身的体积感变迁为中心,女子服装以下半身的体积感变迁为中心,展开各种外形设计。对于结构、形体与空间之

3、美的追求,构成了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的显著特征。此外,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美学领域所提出的以数为基点、按固定比例的黄金分割,运用排列、分割、比例和秩序等形式的美学要素,也毫无例外地对西方传统服装,即结构主义风格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结构主义时装不但注重服装严谨的结构设计,而且更醉心于服装三维空间效果的表现,具有较强的建筑学造型因素。在服装造型上强调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外观上具有比较复杂的形式美感,夸张而富于变化。以女服中的裙撑为例,18世纪罗可可时期的巴尼尔裙撑、1世纪的克里诺林裙撑和巴瑟尔后裙撑都具有非常夸张的造型,使用重叠的方法将褶皱置于女裙的后臀部位,使其臀部高高翘起。此外,在欧洲被女性长期

4、使用的紧身胸衣,被辅以细密的褶皱使胸部显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了塑造女性丰满形体的目的。但结构主义服装风格对形式过分追求,使服装本身脱离人体,以至于达到了削足适履的程度,给人体造成了一定的束缚。h表面上,结构主义设计师关心人体各个部位的起伏与转折变化,但真正关心的是服装在穿着时的立体层次与空间感。他们把人体的基本形作为时装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各种服装语言,将人体不断立体化,与此同时也赋予了服装一种独立的空间结构。这种注重精巧结构的时装能完全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服装的立体效果是结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的最终目标。61Y0n,X2o9#M)A4p5T(r+t5y#b:7Z2d5vY%Q)y&a二、新外观与

5、结构主义风格6d5R7d5Y7j)z年月日,世界知名品牌的创始人迪奥推出了“新外观(ok时装系列,为巴黎时装的复兴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随后的几年中,迪奥公司又推出了“垂直造型”及“郁金香造型”。195年2,迪奥时装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下摆,195年3更是把裙底边提高到离地40厘米。195年4设计的收减肩部幅宽,增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发布的“Y型”系列。这些简洁年轻的直线型设计,体现着那种纤细华丽的风格,并遵循着传统女性的审美标准。7N0F$o$yB$d)K直至年逝世,迪奥推出了型(年春)、丫型(年秋)、只型(年)、“纺锤型”等一系列服装造型设计,在当时轰动一时、引发人们无限联想的

6、新外观,均是在服装的结构比例与外观廓型上作出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调整与变化得来的。在当代世界服装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具有结构主义服装风格特征的设计师非常多,如皮尔卡丹、巴伦加西亚、阿玛尼、拉格菲尔德、蒙他那、卡布奇、谢马斯克、詹姆士、迪奥和法亥等。在他们之间,有些人喜欢运用变化的曲线和比较夸张的外轮廓来塑造服装形体,如迪奥和詹姆士;也有一些设计师擅长将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和对比强烈的几何形状放在一起,使服装具有造型明确、严肃庄重的外观效果,如皮尔卡丹和古亥格等。三、解构主义服装风格是历史的产物,J8b7R9N:T9v7b*-K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服装风格,如同欧美各国所流行过的其它服装风格一样,在20世纪7

7、0年代兴起,在80年代传播,至今还保持着对世界服饰文化的广泛影响,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根源,充斥于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心理学,以及实际生活本身。197年310月,中东战争引发了石油危机,这种冲击带来一系列社会变动,使全世界对于中东地区非常关心。由于产油国积聚的美元过剩,阿拉伯顾客对高级时装等奢侈品需求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宽松肥大的服装样式的流行。此外,由于欧洲劳动力的升值,为了降低成本,时装界采用直线剪裁手段,缝制起来省事,又利于批量生产。甚至有的成衣商认为:“用最短的缝纫线能完成一件成衣的设计是最优秀的设计”。在反体制思潮和反传统运动大背景的冲击下,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开始在世界服

8、装流行舞台显露,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服装文化。直线剪裁时装的流行,使日本的一批设计师有机会进入国际时装界,改变了当时巴黎高级时装的流行风貌。“这是继波尔波阿莱去掉紧身胸衣之后,年代克莱究的几何学式样以来,西方服饰文化的又一次碰撞和交融,推动西洋服饰文化朝着东、西混合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其中较为知名的代表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高田贤三()、森英惠()等。三宅一生()川久保玲()森英惠(被誉为“面料魔术师”的三宅一生,最先提出了“给我褶裥”的口号,倡导以无结构设计模式,取代西方传统的紧身型结构主义设计风格。197年12月,三宅一生在东京第一次展示他的新时装系列,采用柔道服的粗棉布做

9、成时装。198年3,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的服装系列,因选用鸡毛编织的面料而*了*巴黎时装舞台。8ao%M,S1z:q5三宅一生()199年2他推出的褶皱系列成了他的标志,而且这种结构简单、造型流畅的面料和设计已被许多不同年龄和气质的女性所采纳。这种布满细小而整齐紧密的褶皱面料被设计成变化多端的衣裙,它们既贴体又无束缚感。三宅一生借鉴立体裁剪的方法,运用东方平面构成的观念,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前开包裹型、挂覆型、贯头型等包裹缠绕的直裁技术。在对服饰造型手法的运用上,一反过去西式服装通过各种精致、准确的省裥、衬垫工艺实现的充分和体的造型方式。摆脱了西方时尚界传统的按人体造型结构进行立体裁剪造型模式,即:

10、“体形型”,以独到的逆向思维进行创意。掰开、揉碎,再组合,形成奇突的无结构设计模式,开创了基于东方传统制衣技术模式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三宅一生()“体形造就服装,服装改变体形”,是川久保玲重新为服装视觉空间下的定义。年,川久保玲将当年春季时装发布会的主题命名为,意思是将服装和身体融合为一,结合成一种新的外型轮廓。她打破了时装界的一贯模式:在制作服装时,川久保玲像制作日本和服那样,不把多余的布料剪去,而让其随意留着,使衣服呈现出宽松肥大的效果。在细节处理上,她使用颠倒错乱的口袋,不强调肩线的手法,而注重层层相叠的多层次组合,织料与颜色撷取上的微幅夸大,围裹、抽折等细部处理技巧,体现不平衡感和下坠

11、感,布料呈现出仿佛被撕开般的怪异。,v(Ej0Q4P7(k$n6m川久保玲()四、解构主义改变了服装设计的最终目标在时装,伟大的创造者们一书中,著名服装学者凯洛林里诺滋米尔布克对解构主义时装作了详细的介绍,其要点如下:“解构主义时装,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身体与服装之间所保留的空间。他们的服装,应用了多样化的方法,配合多样化的创意,顺着身体的曲线设计,但并不是穿者身上的第二层皮肤,大部分面料是依附于穿者身上的。”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以东方的设计理念为基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给穿着者二次创造的空间。解构主义服装风格,常常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合二为一。服饰的穿着者既与服饰一起组成审美对象,同时又成为第

12、一个和最重要的审美主体。它在打破西方传统服装形制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时装对服装创作目标的理解,即只追求服装在人体上的外观效果,一味追求夸张的立体层次,忽视穿衣服的“人”。解构主义时装,与西方传统的设计思想相反,它并不仅仅是人的第二皮肤或仅是塑出优美的形体,而是将穿着者与设计过程相结合,由穿着者自己体悟和展现作品的过程。穿着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所穿着的服装,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限定于设计师已经设计完成的造型之中。解构主义服装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正是这种玄妙的东方文化的抒发,赋予了作品神奇的魅力。(+z9p&p*gaC解构主义服装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时装风格,其服装语词充溢着禅宗与人文的氛围,其造型因

13、跳跃、断裂、分割、组合以及拼贴造成的非服装结构上的矛盾和冲突使服装显得越发的沉厚、隐秘。从技巧来看,这是一种尝试使多种服装表现技巧及手法并存、并进的创作。现代派的荒诞与意象,后现代的松散与怪诞,加强了服装语言的多层面与多角度显现。解构主义服装追求不讲求结构的严谨性,反映出现代服装对于传统服装自觉性的淡化。多变复杂的解构处理与设计视角,使服装充满张力,表现出深度的内省和人文主义的理念。五、结束语综上所述,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服装风格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服装造型与设计语言上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穿服装的人的认知与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上。二者之间的相互对立、排斥、借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服装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同时使现代服装语言更丰富,更为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