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与言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89445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教重与言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身教重与言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身教重与言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身教重与言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身教重与言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教重与言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身教重于言教 颍上县南照镇六里小学 刘德阳教师的“言传身教”,是说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仅要通过自己之“口”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身”去感染、规范、引导学生。这里的“身”,实际上是指教师平时的日常行为和内在力量等。教学的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言传”,更应“身教”,要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示范、去熏陶学生。人格,简言之,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是个人的意识倾向性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个体适应或改变环境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个体与现实关系的特定反映,它包括思想、态度、情趣、气质、潜能、心理特点等心理个体化的多方面。人格个性心理和个人道德是统

2、一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任何规章,任何教学大纲,任何人为的机构,不论设计如何奥秘,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象是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感染力、说服力和示范力。它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等外化于教学和生活中,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一种无声的语言感召学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教师全方位的修养。董仲舒说过:“善为师者,既美其德,又慎其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思想品行,有意识的完善自身修养,形成自己的健全、高尚的人

3、格。在人格要素中,政治品格居第一,优良的政治品格要求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事关方向、原则、大局的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讲究社会公德。如果教师讲集体主义,自己却自私自利;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或早退,那样,学生就会怀疑其人格和修养,为师者以“身”教就无从谈起。赞可夫说过:“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威信的重要条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一个

4、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充电”,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给学生一杯时代的水,就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情淘汰。所以,教师必须科学求实、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新信息,及时掌握新经验、新技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注重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过程。这样,老师才能以其丰富的“身”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和指导。教师应当摈弃陈旧的教育观,不应当把自己当作教育的主宰,以教育权威自居,动辄以命令、强迫的方式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应当具有人本精神和民主意识,

5、视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允许他们发表意见和见解,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尊重他们的申辩和解释的权力,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主人公的责任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构建过程。国际著名教育家称“建构”为“再创造”,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

6、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再创造”出来。当然,学生愿意这样做的前提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敬业”,宋代的思想家朱熹解释说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为之付出全部的身心。教师应当对从事的职业产生“爱情”。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育对象内在的美,培养对事业的由衷的感情。尽管教师的工作是单调重复甚至是枯燥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可控性,偶发事件的产生,都能让教师心烦意乱。其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富有魅力的职业。如果教师用心挖掘,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蕴含丰富的宝藏,色彩绚丽。学生经过教师的雕琢、培养,热爱生活。教育家魏书生说:“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你爱事业,只是为了向它索取需要的东西,这种爱是无暇的;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真爱。”教师要有坚定的为师信念,对教育事业有专心致志的态度,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忘我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师要能够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干扰,兢兢业业,只有不断超越自我,否定自我,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图名,不图利。教师只有怀着对教育事业、对课堂教学的一片赤诚之心,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才能无愧于“人师”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