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9372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例1、例2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重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例1由学生乘坐游乐园的活动情景图引入,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几,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

2、换。最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例2同例1一样引入乘法: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乘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 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教法与学法1. 结合学生年龄及新课改要求,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2. 结合本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承前启后链学习:初步认识乘法,会把加数相同的加法改写成乘法,会做形如:2+2+2=6,改成乘法算式23=6或32=6。延学:乘法口诀的学习。复习:加法及加数相同的加法,会做形如:5+5+5=15,是(3 )个( 5 )相加的题目。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情景导入:师: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玩,谁给大家说说,你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动物

4、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师: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我们数学教材上也有一幅游乐场的图(课件出示情景图)。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幅图,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品析:在“玩”的谈话中引出课本中的情景图,一方面引起学生快乐的回忆,构建良好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激起学生对情景图的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导入:出示加法算式:3+3 表示什么意思?(2个3相加)3+3+3呢?(3个3相加)3+3+3+3呢?(4个

5、3相加)3+3+3+3+3呢?(5个3相加)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算式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是2个或2个以上。如果这样的3有50个呢,用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3+3+3+3+3+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品析: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很容易发现这组算式的特别之处,并通过“50个3”写出来很麻烦,学生渴望一种简洁的算式表达形式,由此引出乘法。这个导入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归纳的能力,也是认识乘法的必要过程。】 游戏导入:课件出示小朋友

6、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摆了6个三角形。”“我摆了4把小伞。”“我摆了1座房子和1棵树。”师:你们会摆吗?你们还会摆什么图形? (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图案。学生操作,交流汇报。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一共摆了几个图案?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通过列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7、,引出乘法)【品析: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教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景,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1) 出示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 汇报交流。预设一:一个一个地数。预设二:三个三个地数。(学生在教材上每3人圈一圈)预设三:3+3+3+3+3=15沟通: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为什么?(方法二和方法三差不多,都表示5个3相加)(4) 指名列式3+3+3+3+3=15 (5) 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

8、,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都是3)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5个)(教师板书:5个3)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1) 出示问题二: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2) 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一共有多少人?(3) 圈一圈:每节车厢有6人,每6人圈一圈,一共圈几下?(4) 写一写:(指名列式)6+6+6+6=24(5) 说一说: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师板书:4个6)感受学习“几个几”相加和的简便算法的必要性。(1) 出示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3) 指明列式:2+2+2+2+2+2+2=14。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师板书:7个2)(4

9、) 按要求列算式: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些,10个车厢一共能坐多少人?20个车厢呢?100个车厢呢?你有什么感受?观察刚才列出的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连加,加数都相同)师: 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写出很多,如果加数的个数较大,计算起来会很麻烦。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乘法(师板书),同学们想学吗?明确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1) 明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 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72=14。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位新的符号朋友(乘号),(部分同学课前已经认识乘号)

10、说对了!就是乘号。师: 这个算式读作:7乘2等于14,这个加法算式还可以写成27=14,读作:2乘7等于14。师板书并让学生读。 同学们,你们能把3+3+3+3+3=15和6+6+6+6=24这两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学生试写,教师巡视。师: 把你写的乘法算式读一读,还有其他写法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小组内交流:100个2相加,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介绍乘号的来历。(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3) 比较每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教师指板书的算式: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突出乘法算式的简洁性,感受乘法的必要性)顺承例1,研学例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乘法的意义。(1) 出示问

11、题四:一共有多少个气球?(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板书。(3) 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可以打开书自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也可以同学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此环节以知识传授为主。【品析: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和学习乘法的价值,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学习乘法的自信心。】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3+3+3+3+3=15与35=15,为什么加法中没有5,而乘法算式中有5呢?学生谈论交流:乘法算

12、式中的5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乘相同加数,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就写成几乘几。【品析:通过质疑,学生进一步找到了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和窍门。】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总结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求几个几相加就可以用几乘几表示。【品析:通过归纳总结揭示本课的课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首先创设情景,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几个几”。引领学生从理解情景图开始,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

13、连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自主探索中认识乘法。能根据情景图上不同游乐项目的人数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用来表示“几个几”的。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写方法等,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和交流来解决。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因此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有时用乘法写算式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的系列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乘法的意义和读写第1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例

14、1首先编制了5的乘法口诀,并设计了相应的连加计算,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上。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2. 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教法与学法1. 由于二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形象与逐步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

15、教学。2. 采用观察、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承前启后链延学:掌握2、3、4、6的乘法口诀。学习: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做形如:45=20这样的计算。复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和加数是5的连加。会做形如:5+5=10改成乘法算式是25=10或52=10。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导入:1. 国歌声声暖胸怀,红色鲜艳迎风扬,五颗星星黄又亮,我行队礼抬头望。(五星红旗)2. 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师:一双手有几根手指?(10根手指)3. 比四环多一环,比六环少一环,体育盛会庆典,五大洲环套环。(奥运会的标志:五环)学生热烈地讨论,教师出示课件图片: 师: 找一找,这些物品中藏着什么共同的秘密?生: 数量都是5。师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品析:通过猜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