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92450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与原则41.1编制依据41.2编制原则51.3编制范围62工程概况62.1工程简介62.2主要技术标准72.3工程地质情况72.4工程重难点分析73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征83.1地理位置83.2地形地貌及水文83.3气象特征83.4地震动参数区划94施工总体部署94.1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94.2任务划分及队伍部署94.3施工总体目标94.3.1 工期目标94.3.2 质量目标104.3.3安全生产目标104.3.4 环境保护目标104.4施工总体方案综述及总体施工顺序104.5工期计划104.6主要临时工程设置方案及场地布置方案114.6.1临时便道114.6.2临时电力干线11

2、4.6.3中心试验室114.6.4混凝土集中拌和站114.6.5钢筋加工场12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25.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25.1.1试验段压实工艺试验125.1.2路堤填筑125.1.3帮宽地段路堤施工135.1.4路堑挖方施工155.2桥涵工程155.2.1接长涵洞施工方案155.2.2新建盖板涵施工方案165.3隧道工程165.3.1施工辅助作业165.3.2开挖方案175.3.3 V级围岩施工175.3.4劳动力组织及进度指标205.4轨道工程21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试验仪器267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277.1质量目标277.2质量保证体系及职责277.3质

3、量保证措施278安全保证措施338.1组织措施338.2技术保证措施348.2.1路基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48.2.2桥梁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58.2.3涵洞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68.2.4轨道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78.2.5隧道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78.2.6临近既有铁路线施工安全措施388.2.7雨季防洪抢险安全措施398.2.8交通安全技术措施408.2.9用电安全技术措施408.2.10防汛(洪)、防雷击保证措施418.2.11安全应急救援措施419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449.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及保证体系449.2环境保护措施459.2.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469.2.2防止水污染措施46

4、9.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479.2.4防止固体废物污染措施479.2.5竣工环境恢复措施489.3水土保持保证措施481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山西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线路详细纵断面图。2、新建铁路山西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线路平面图。3、国家、铁道部、建设部现行施工规范(指南)、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国家、铁道部、建设部、业主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5、我公司拥有的技术成果,工法成果、机械状况、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1.2编制原则坚持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坚持符合性原则。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坚持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坚持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

6、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坚持“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及运输生产安全”的原则。坚持“总体布局、全面开工,分段突击、快速推进,均衡生产、确保重点”的原则。运用平行、交叉、流水等科学手段组织施工,工期安排遵循“国内领先、合理可行、留有余地”的原则。本着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加强工序控制,确保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建成该工程;并以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控制投资,降低成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科研先行”的原则,以“高、精、尖”为要求,配置与选择施工设备、技术、工艺,关键特殊工序遵循先试验、后实施,做到安全可靠。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对周边既有道路、

7、单位办公及民众生活的干扰。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对铁路既有线正常运营的干扰,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安全。1.3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山西临县北煤炭铁路专用线二标段SZDK79+037.67- SZDK1+671.47段及SZDK1+764.75- SZDK3+048。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山西中南部,自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临县北站引出,二标段为SZDK79+037.67- SZDK1+671.47段及SZDK1+764.75- SZDK3+048,其中包括既有涵洞接长5 座,合计147延米,新建涵洞 8座,合计281延米,单线黄土隧道一座1291米,路基长度 1.535km,铺轨 2.818km。

8、2.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 III级;正线数目: 单线;最小曲线半径: 600m;最大设计坡度: 13;到发线有效长: 1700m;牵引种类: 电力;机车类型: SS4 HXD;闭塞类型: 站间自动闭塞2.3工程地质情况路基段地质情况为:黄土峁梁前缘缓坡,冲沟发育,坡顶表覆新、老黄土,新黄土具大孔隙,具有湿陷性,湿陷系数s=0.0150.059,基底应加强排水,沟谷内发育厚层细,粗圆砾土,砾石分布不均,局部相变为细、卵石土,含砾砂夹层,下伏三叠系中统泥质砂岩、砂岩,节理较发育,强风化弱风化。 隧道段地质情况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地表覆第四系全更新统新黄土、粗圆砾土,第四

9、系上更新统,新黄土,第四系中更新统老黄土;第三系细,粗圆砾土、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具弱膨胀性,新黄土具大孔隙,具有湿陷性,湿陷系数s=0.0150.093,基底应加强排水。2.4工程重难点分析小马坊隧道位于黄土地段具有湿陷性,属于五级围岩,保证开挖安全、不塌方为本工程的重点。3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地理位置新建山西中南部临县北接轨专用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境内,线路自在建晋中南临县北站引出,沿晋中南向北展线,在小马坊附近折向东南,走形于城庄沟南岸。3.2地形地貌及水文专用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境内,线路属于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及低山区,是吕梁山地向黄河峡谷的延伸部分,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上部

10、覆盖厚层黄土,由于长期水流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黄土丘陵地貌。微地貌以黄土梁峁和深切冲沟为主,基岩以条带状或零星出露于沟谷底部及两侧。本工程沿线属黄河流域,有黄河支流湫水河经过。冲沟发育,地表径流条件较好。线路所经薛家沟和贺龙沟属季节性流水。湫水河:发源于兴县黑茶山南麓,经阳坡水库入临县境内,穿越本区西北部,由碛口注入黄河。湫水河属枯水期较短的季节性河流。雨季流量增大,遇大雨则洪水暴发,携带大量泥沙向下游直泻,雨后水量锐减,冬、春季节,流量甚小,主要靠小泉水汇成细流。3.3气象特征测区地处中纬度区,位于晋中南黄土高原及吕梁山区,属中温带亚干旱及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11、夏季雨量集中,夏短冬长,秋季则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寒冷地区。沿线主要气象特征 项目站名极端最高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历年平均降水量(mm)历年最大蒸发量(mm)最冷月平均气温(C)年平均气温(C)最大风速(m/s)及风向主 导风 向最大积雪厚度(c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临县36.8-24.0519.32618.9-6.79.420.7 WNWC,NE36.80.913.4地震动参数区划根据(GB18306-2001)附录A,沿线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4施工总体部署4.1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我单位若中标,本着精干、

12、高效、高素质的原则,我们将派出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人员组成“山西临县北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下设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中心试验室共五部一室,负责项目部的日常管理和对项目部各架子队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所有架子队均为自有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架子队伍。4.2任务划分及队伍部署我项目部计划安排两个隧道架子队负责小马坊隧道的施工,每个隧道架子队安排70人。安排一个路基架子队进行路基施工,路基作业队安排 50 人安排一个桥涵架子队进行标段内的桥涵施工,桥涵架子队安排80人,待所有线下工程完成后安排一个轨道作业队进行标段内线路的铺设,轨

13、道作业队安排 150 人,不足时按劳动力实际需求随时调配,以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4.3施工总体目标4.3.1 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3月15日,竣工日期2015年5月15日,总工期14个月。4.3.2 质量目标(1)按照国家和铁道部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满足不少于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4.3.3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铁路既有线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4.3.4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

14、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4.4施工总体方案综述及总体施工顺序 本标段开工后,首先进行三通一平工作,由于隧道工程是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在完成前期的三通一平准备工作后,立即组织隧道架子队入场进行隧道施工。在隧道工程施工的同时,涵洞及不受涵洞影响的路基可以同时施工,既有接长涵洞提前编报报临近既有线施工计划,做好路基防护桩等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涵洞主体施工。路基和涵洞施工完毕后,先进行路基段铺轨工作,等隧道工程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隧道内铺轨施工。4.5工期计划根据对本工程总体安排并结合业主的工期要求,我单位计划于2014年3月15日开工,2015年5月15日竣工,总工期 420天,具体工期安排如下:路基填筑: 2014年3月15日2014年6月15日 桥涵新建、接长: 2014年3月15日2014年9月15日隧道施工: 2014年3月15日2014年12月31日线路铺轨: 2015年1月1日2015年5月15日4.6主要临时工程设置方案及场地布置方案4.6.1临时便道本工程材料运输主要拟利用既有公路,部分地段需要修建汽车运输便道或对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