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89173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 班级 姓名 1、 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 描述和成风的三种力及其对风速、风向的影响;3、 说出局部大气环流,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成因与特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1) 能量来源: (2) 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穿过大气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或散射,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例:云层、大尘埃反射太阳光,云量越多反射越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削弱作用结果。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大气增温然后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增温然后辐射 这就是大气逆辐射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作用。2、热力环流(1)概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 。(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空气的 运动( )。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增温快,气温比海面 ,空气膨胀 ,近地面陆地形成 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 ,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 气压,使下层空气由 流入 ,形成 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

3、成 风,如图: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指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 气压区向 气压区流动的力。方向:垂直于 由 压区指向 压区,此力是大气作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 原因。(3)地转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高空地转风的风向与等压线 。(4)近地面风的风向。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的风还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4、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2、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

5、环流。(如图)冷却高 低 高低 高 低等压面(线) 受热 受热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3、大气的水平运动:(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

6、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方向和大小b、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只影响风的方向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高空:摩擦力忽略不计,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三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3)等压线图的判读规律 1、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2、在等压线图上

7、,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典例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典例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典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8、_。(4分)(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2分)(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2分)(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乙地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6分)(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4分)(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2分)例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

9、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填“左”或“右”)偏。(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第1题图课后拓展案一、单项选择题1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2读下图,指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四种辐射中的( )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37题。3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 A7日 B10日

10、 C12日 D17日 4下列4天中,气第3-7题图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5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 )A上海B北京 C广州D哈尔滨 6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A3月4日 B3月8日C3月13日 D3月17日7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夜晚多云,云

11、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 B C D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据图回答1题。8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CD点比B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高图一图二高空地面9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第2题图10下图中H、K、M、N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K、M、N点精确测定的沸点,H、K两点为9995,M、N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处的风向是 ( )A北风 B南风 C东风 D西风11、(09年上海文综第18题)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A B C D二、综合题12读图分析回答:(1)大气增温主要来自 辐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阳辐射强度在4以上的纬度大约是 之间,原因是 。(3)请在图上用密竖线画出地面热量盈余部分,用粗横线画出地面热量亏损部分。(4)就全球而言,气温不会出现热量盈余地区越来越热、热量亏损地区越来越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和 能起 的作用。13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 (2)A、B两地受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