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健康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9169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脑卒中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脑卒中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卒中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健康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在中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位杀 手。是我国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造成的后遗症会给病人带 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据统计,脑卒中病人75%左右遗留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残在 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已成为当前脑卒中防治工作的一项 重要战略任务。一级预防(病因预防):1坚持体育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 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 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 少。2控制

2、饮食享受低盐(每天6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 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 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3戒烟限酒Lynch等的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脑卒中风险为不 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60g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乙醇可通过升 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液流量等引起中风。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工作的压力及心理的紧张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做到心理平衡、生活规 律。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经常量血压、测血脂、测血糖、测体重,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 采取防治措施。经常向专家进行咨

3、询,征求他们的具体指导。二级预防:1注意脑卒中预兆有些病人脑卒中发生前数小时或数天常出现一些症状,如肢 体麻木、刺痛、一过性黑嚎、头痛、头晕、语言不清、口角流涎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2高血压、糖尿病与脑卒中资料表明舒张压降低5mmHg6mmHg( 1mmHg=0.133kPa),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42%,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 后,所有卒中病人减少了 38%,重度卒中病人减少34%。糖尿病病人及发生脑卒中的危险 性比血糖正常的同龄人高出1倍,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降 压药、降糖药,不要随意停药,医护人员应电话访谈,与家庭随访相结合。3心脏病

4、与脑卒 中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形成赘生物,或形成血栓,这些赘生物或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 发生脑栓塞。而心律失常,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脑卒中。.4高血脂、高胆固醇与脑卒 中研究显示: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是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使用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可以使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风险率降低30%。5炎症与脑卒中有研究表 明,炎症很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病有关,最常见的如梅毒引发的脑血管炎,带状疱疹感染等引 发的血管炎。此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肺炎、幽门螺旋杆菌及牙周炎等均与脑卒中的发病有 关。据流行病学观察,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与呼吸系统感染的流行呈正相关。6其他因素Colin 等的研究发现,

5、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当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迹象时,其卒中的风险明 显增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卒中危险度评估和高危个体筛选指标。随着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研 究的不断深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成为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是影响脑卒 中单独的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造成心肺功能的适应性下降,缺乏体力活动是脑卒中可控 制的危险因素。即使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可以对缺血和出血性的脑卒中起到保护作用。 三级预防要有“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尤其早期康复介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治疗 是卒中病人最佳选择。急性期康复护理。急性期

6、的康复护理十分重要,如不采取早期正确 的康复护理,病人将丧失康复的机会,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 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重视心理疏导。卒中后抑郁 (PSD),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脑卒中病人由于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 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变得暴躁。护士应加强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给病人更多的关爱, 温暖和支持,提升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重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减少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脑卒中病人,在病情基本稳定时,应进行被动肢

7、体功能锻炼。 一般来说,发病3d即可进行被动功能训练。尽早的功能锻炼,可使足部畸形减少;运动时, 肘关节屈曲挛缩减少;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减少;多数病人今后依靠手杖即可步行。自主性 锻炼与提高生活质量关系紧密,因此应鼓励病人做患肢主动运动。在护士指导下进行主动的 肢体功能锻炼就是病人自己依靠患侧肢体自身的力量进行锻炼的一种方法,多适用于瘫肢肌 力在m级以上的病人。不能下床的病人,要在床上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尤其是上肢的肩关 节外展、前屈、上举运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腕关节的背屈运动和指关节的伸展运动,特 别是拇指关节的功能锻炼;下肢重点作髋关节的内收、内旋运动,屈髋,膝关节屈伸运动。 踝关节背屈

8、运动等。每次重复20次30次,每天2次,运动量以第2天不出现疲倦为宜。 肢体康复护理体位。脑卒中急性期如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可进行正确康复体位的摆放,并 适量的做关节活动。目前主要采用的体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半卧位、坐位。恢复期康复训练运动疗法(PT)。在无痛范围内患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以达到缓解肌痉挛、保持关节功能为目的。从远端小关节开始,进行患肢各关节部位的揉、 牵伸、挤压运动每次30min60min,每天重复2次或3次,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患肢的良姿 位和感觉障碍的护理。床上良肢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外展、外旋、 足下垂以及足内翻等发生。四肢关节的被动

9、活动,应每日活动关节2次,每次活动关节10 次20次,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损害关节面,运动幅度逐渐加大。因此,应尽量鼓励 病人用健侧带动患侧进行主动运动。作业疗法(OT)是为恢复病人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 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病人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 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作业疗法概念中,这些活动被分为自理、工作及闲暇活动三大 类。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 业活动,这不仅提高了病人的兴趣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能力。语言疗法(ST)。由于大脑具 有可逆性,因此它可以逐渐适应,恢复一些丧失的功能,为了使病人运

10、用口语、文字、手势、 图示等任意一种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思想,提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可采用指物训练,言 语表达训练,数数训练,识字图卡训练,用手势或表情进行训练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 训练。脑卒中病人中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 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被动运动疗法,以达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和 韧带恢复,维持关节活动度,改善肢体循环为目的。主动运动疗法,指导病人进行手的技巧 性、四肢的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协助病人逐步学会洗脸、 刷牙、如厕等。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

11、 有利于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训练站立和步行站立。协助病 人双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 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 实地面时,协助人员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双足,病人将手置于协助人员 腰部,以利于轻松站起。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必须达到四级,注意站姿,步幅均匀,频 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让另一足跟着地,然后重心再转移到后足, 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物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应采取以神经肌肉促进 技术为主结合物理治疗的综合康复

12、方法,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对多数脑卒中病人来说,物理 疗法是康复过程的基础,理疗师通过运动训练及对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进行物理推拿、理疗及 针灸等方法,以恢复病人的肢体活动及平衡和协调功能,促使其早日康复。用药指导。关 键是稳定斑块和抗栓治疗。一些药物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要给病人适当的解释指导药物 的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给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原理、不良反应、 副反应、用药禁忌等。预防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肢体功能障碍、痉挛状态、语言障碍、吞咽障碍:上消化道出 血、压疮、水电解质失衡、尿潴留、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采取相应护理措 施并适时给予康复护理与健康指导,使病人早日回归原有角色。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促进病人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学习,改进健康教育单一教育方式将卫生展报与宣传手册相结合, 示范教育与现身说教相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种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更具有针 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病人需要,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使病人达到最佳独立状态。 祛除阻碍病人满足需要的障碍,避免健康状况的继续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