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9088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笔记及答题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典型)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触电、火灾、其他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灼烫物体打击、(可能)坍塌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淹溺、锅炉爆炸、(较少)瓦斯爆炸、火药爆炸、 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爆破)2. 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13861-09) 人的因素(指挥失误、违章作业、误操作、监护失误); 物的因素(物的缺陷、噪声、高温、防护缺陷、漏电); 管理因素(组织结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培训不完善、安全投入不足、其他管理缺陷)四、事

2、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设置安全装置;、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电气安全对策;、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个人防护用品。六、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

3、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七、事故调查的程序:、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现场抢救、处理;、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事故事实材料搜集;、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事故现场摄影、录像;、事故现场图的绘制;、事故原因分析;、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事故调查组成: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邀请检察机关;聘请有关专家。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查明事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该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该事故教训,

4、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在报告上签字。事故调查报告内容(概要):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该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附具有关证据材料八、事故分析;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5、;、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其它。九、事故教训: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

6、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经典答案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作业现场混乱;、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设备未经检验。问题二 事故责任、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7、,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工人应严格执行 XX 操作规程;、配备防止 XX 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制定针对 XX 事故的应急预案。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1、通讯设备 、报警设备 、个体防护设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各

8、种急救和救援设备问题七 应急程序分类(体系构成)内容以及主要内容:1分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2内容:应急预案概况、事故预防、准备程序、应急程序、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3. 编制程序: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4. 应急预案基本任务: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预案应急演练不足;、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

9、明确。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撤离的方式、方法;、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 ,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

10、程、操作规程) ,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十一、事故性质分析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人、物、环)2)间接原因 (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3)主要原因 (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2) 领导责任者 (一般来讲违反 安全生产法 第 17 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十二、应制定的制度类:综合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

11、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和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种类 :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特种设备分类:1.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新职工培训费、其他损失。隐患治理方案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质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