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902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耳鼻咽喉疾病第一节 眼科一、眼科手术前后护理【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 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 理准备、有无顾虑和思想负担。社会情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及 经济承受能力。2. 对患者全身情况和眼局部评估。重点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高 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有无感冒、咳嗽、发热、月经来潮及 眼局部炎症等情况。3. 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4. 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5. 对手术的耐受力,如营养状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各种检查结果。 (二)术后评估1. 手术名称、方式、过程、病变组织是否切除,出血部位是否妥 善处理,术

2、中出血、输液、输血情况,手术是否顺利,晶体是否在位。2. 病人是否苏醒,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3. 评估病人术后心理状况,身体有何不适。4. 术后生命体征的改变、术眼情况。【护理常规】1. 术前(1)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术前解释,做好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病因、手术目的, 配合方法。(2)完善术前各项检査,如测视力、测眼压、验光、冲洗泪道等。(3)术前遵医嘱眼部滴抗生素眼水及其他眼药(膏),以及全身 性用药,做好皮试。(4)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剪指甲、更换干净衣服。保持眼部卫生, 手术当天不用任何化妆品。(5)眼部准备:术前3 天起每

3、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术眼4 次,预 防手术感染;术前3 天内练习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以便提高 术中、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6)局麻病人术前进易消化饮食,全麻者术前 4-6 小时禁饮食水, 糖尿病病人遵守糖尿病饮食。(7)术前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情绪紧张者可在术前晚给予 镇静剂,以保证充足睡眠。(8)教会患者在术中如何处理打喷嚏、咳嗽的方法。2. 术后(1)按病情需要进行分级护理及饮食护理。(2)嘱患者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多休息。(3)术眼敷料包扎好,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出血、敷料脱落情况 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重新包扎。(4)饮食护理术后当日进半流质饮食,以后无特殊可以进高蛋白、

4、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 通畅,避免感冒咳嗽,应戒烟、酒,促进伤口愈合。术后眼压增高的 患者应嘱其饮水不宜过多,每次饮水应少于200ml,可以分次饮用, 但每日饮水总量不宜超过 1500ml。(5)术后常用体位:1)平卧位:常用于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 角膜移植术术后及青光眼等眼科手术后,以减少头部活动、固定眼球, 有利手术预后;2)半卧位:多用于手术后的前房出血、视网膜下方 脱离患者、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眼科病患伴有慢支、肺 气肿、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眼药 膏。(6)眼部护理指导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不要揉眼,避免剧烈

5、咳 嗽及用力大小便,以免眼部切口裂开及术眼出血;观察术眼疼痛情况, 若出现术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情况及时报告医师,以便 检查是否发生感染或眼压升高等并发症;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松脱、移 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嘱患者不要弄湿、污染或自行拆下敷料; 术后滴眼药时避免压迫眼球,教会患者正确滴眼药及保存眼药的方法(7)心理护理:应尊重、理解患者,安慰、开导和鼓励患者,使 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1. 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富于均衡营养素的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感冒咳嗽,应戒烟、酒,促进伤口愈合。2. 用药指导 按时滴眼药,

6、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 触眼睛和手,以防污染。点药时用手向下拉下眼皮,滴入眼药,如需 使用两种以上眼药,间隔10-15 分钟即可。3. 心理指导 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树立战 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4.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 力。具体方法是收缩提肛肌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13s、放松1 2s,连续2030遍,每日进行数次;留置尿管患者嘱每日饮水2000ml 以上,每个月更换导尿管 1 次,毎周更换引流袋 1 次。5. 复诊须知 术后46周门诊复诊,切口出现渗液、疼痛,发 热等身体不适,随时复诊。二、白内障护理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

7、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1. 病史:是否外伤所致固定不动黑影,手术史,遗传因素,先天 性等。2. 辅助检查:眼部A、B超检查,眼底检查,血糖检查。3. 症状:视力下降,晶体混浊,视物不清。4. 心理社会反应:因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生 活质量欠佳,出现焦虑情绪,失明恐惧。【护理常规】1. 术前(1) 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2) 完善术前各项检査:全身检查和眼部检查。全身检查包括抽 血化验、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胸片、血压、血糖等。眼部检查包括 视功能、眼压、晶状体混浊情况、测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A、B超、 角膜内皮计数等。(3) 眼部准备:术前3 天起每

8、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术眼4 次,预 防手术感染。术前半小时用美多丽眼液散瞳。(4) 术前常规准备:训练患者固视,每天1-2次,每次10-15 分钟;因术中无菌铺巾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憋气感,术前嘱咐患者 用毛巾遮住口鼻提前感受手术过程,每次10-15分钟;术晨更换清 洁患者服,排空大、小便;嘱咐患者取下眼镜、手表、活动性假牙、金属饰物;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核对交接。2. 术后(1) 术后体位:术后不需要卧床休息,只要求患者在术后 4-6 小 时取半坐卧位休息,可使术中脱落的色素细胞沉积在晶状体前囊的下 方,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适 当下床活动,避免低头弯腰和剧烈摇晃

9、及摆动头部,防止人工晶状体 移位。(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 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如有 污染及时更换。(3) 术眼护理:保持术眼包扎敷料清洁、干燥,避免触碰,避免 用力咳嗽及长时间低头弯腰动作;术后当日拆除眼部敷料后遵医嘱按 时点眼药,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滴眼方法。(4) 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了解疼痛的性质及程度, 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置;疼痛较轻,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或 缓解,多为手术刺激引起的眼痛,可安慰患者、给予解释,加强观察; 眼痛伴同侧头痛,患者感恶心、呕吐,要考虑眼压升高,及时给予 降眼压处理;眼痛如

10、针扎样伴异物感、流泪,应检查角膜上皮有无 损伤,可给予抗生素眼膏涂抹后包扎,24小时角膜上皮即可修复; 眼痛剧烈伴分泌物、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明显,应高度考虑眼部感染。(5)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及水果、富含蛋 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有糖尿病的患者进食糖尿病治疗饮食;高血压 患者进食低盐、低脂的食物。(6)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角膜水肿:视力减退、异物感,用 糖皮质激素滴眼或用普南扑林眼液,每1-2小时一次;伤口裂开: 视力下降,眼部不适、异物感,给予包扎、观察,必要时重新处理伤 口;继发性青光眼:视力下降,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压升高, 给予静脉输注甘露醇;术后眼内炎:眼痛、

11、头痛加剧,视力减退, 眼分泌物增多,眼红、畏光,给予分泌物送检,局部或全身使用敏感 抗生素,行玻璃体切除术。(7) 心理护理: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 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心理支持。【健康教育】1. 休息与运动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弯腰低头、剧烈摇晃及摆动头部。2. 饮食指导 无特殊要求,普食即可,如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则 进食糖尿病饮食和低盐、低脂饮食。3. 用药指导 按医嘱滴用激素眼液和抗生素眼液,滴药时间一般 为 2-4 周,特殊情况遵医嘱。4. 心理指导 鼓励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以促进健康恢复。5. 康复指导 防止眼睛过度疲劳,多休息,勿用手揉眼,眼部避 免强光刺激

12、。注意个人卫生,淋浴洗发时,防止污水流入眼内。晶体 植入术后,三月内避免低头动作及重体力劳动,坚持锻炼身体,增强 体质,预防感冒,防止并发症发生。6. 复诊须知 术后第1 周、半个月、1个月、3 个月定期门诊随 访,检查视力、伤口愈合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如出现眼痛、视力 下降应立即就医。三、青光眼护理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 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 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护理评估】1. 病史:家族史,半侧头疼,眼胀痛,虹视,恶心,呕吐。2. 眼压:有眼压升高的危险,一般在 50mmHg

13、。3. 分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 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4. 辅助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眼底检查,房角镜检 查,微机视野检查。5. 心理社会反应:因眼压高,眼球胀痛难忍,情绪急躁,焦 虑,不能静卧。【护理常规】1. 术前(1) 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避免情绪波动对病 情的影响。(2)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眼压检査、眼压描记等检查,按时准确 给予降眼压药物,观察到物不良反应;避免用眼疲劳及长时间在黑暗 环境中停留。(3) 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更换清洁病员服,术眼点散瞳 药每 5 分钟点 1 次,进手术室前嘱患者排尿,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 交接。

14、2. 术后(1) 术后体位:术后当天卧床休息,以后可自由体位,无须限制 活动。(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眼压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有无眼 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3) 术眼护理:注意术眼敷料有无松动、移位、渗血、渗液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嘱患者勿揉搓术眼,注意用眼卫生;动作轻柔、避免用 力挤眼、咳嗽。(4) 心理护理: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 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心理支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 起伏过大。【健康教育】1. 休息与运动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有视野缺损的患者运动时 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不宜打球、骑车。2. 饮食指导 适量低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

15、的饮食,忌辛辣刺 激性食物,保持排便通畅;严格控制饮水量,1 次不宜超过 300ml, 可少量多次饮水。3. 用药指导 严格三查八对,按医嘱点眼,注意用药时间及眼别。4. 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 证充足睡眠。5.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保护术眼,勿按压、揉搓,注意用眼卫生, 避免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停留动作轻柔、勿用力咳嗽、打喷嚏,避免 剧烈活动;衣领不宜过紧、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可根据病情指导患 者做眼球按摩。6. 复诊须知 出院 1 周后复诊,如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畏光、流 泪、分泌物多等不适应,立即就诊。四、翼状胬肉护理翼状胬肉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为睑裂区球结膜及结膜下 组织增殖而侵犯到角膜上的赘生组织。呈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伸 展如翼,故名。通常双眼患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 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 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护理评估】1. 病史:家族史,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 因素等。2. 环境因素:长期受到外界刺激,如:风沙、烟尘、热、日 光、花粉等。3. 辅助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眼底检查,房角镜检 查,微机视野检查。4. 心理社会反应:因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