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8842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6钢零部件加工工艺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20406-2004钢零部件加工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20406-2004)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安装中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钢材: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全数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2.1.2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全数检查复验报告。2.1.2.1 国外进口钢材;2.1.2.2 钢材混批;2.1.2

2、.3 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 向性能要求的厚板;2.1.2.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2.1.2.5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2.1.2.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2.1.3 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2.1.4 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2.1.5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2.1.5.1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2.1.5.2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3、8923 规定的C 级及C 级以上;2.1.5.3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2.2 主要机具卷板机、剪切机、型钢矫正机、钻床、电钻、扩孔钻;半自动切割机、砂轮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电焊、气焊、电弧气刨设备;钢板平台等。工具:钢尺、角尺、卡尺、划针、划线规、大锤、凿子、样冲、撬杠、扳手、调直器、夹紧器、钻子、千斤顶等。2.3 作业条件2.3.1 制作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绘制钢结构施工详图,图纸修改时应与设计单位办理洽商手续。2.3.2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详图的要求编制制造工艺文件(工艺规程)。2.3.3 制作、检查、验收所用钢尺,其精度应一致,并经法定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取得

4、证明。2.3.4 合适的作业场地。2.4 作业人员铆工、钳工、气焊、机械工。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切割下料管、球加工矫正和成型制孔检查验收放样、号料边缘加工3.2 放样和号料3.2.1 按照施工图技术要求及说明,逐个核对图纸之间的尺寸和方向等,注意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点、连接方式和尺寸是否一一对应。3.2.2 准备好薄铁皮和小扁钢等做样板、样杆,以11的比例在样板台上弹出大样,当尺寸过大时可分段弹出。根据放样作样板(样杆)3.2.3 先以构件的某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为基准,弹出十字线,二线必须垂直。然后依据此十字线逐一划出其他各个点及线,并在节点旁注上尺寸,以备复查及自检。3.2.4 划线、号料

5、前首先根据料单检查清点样板与样杆。按号料要求整理好样板。熟悉样板、样杆上 标注的符号和文字含义。3.2.5 准备并检查各种使用的工具,磨好石笔,保持样冲、圆规、划针的尖锐及凿子的锋利。号料前必须了解原材料的钢号及规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如有疤痕、裂缝、夹灰、厚度不足等现象应调换材料。3.2.6 号料的钢材必须摆放平稳,不得弯曲,不同规格、钢号的零件应分别号料。3.2.7 在号料过程中应随时在样板、样杆上记录下已号料的数量,号料完毕则应在样板、样杆上记下实际数量,写上“完”或“全”字样和号料日期。并妥善保管好样板及样杆。3.3 切割下料3.3.1 氧气切割:下料前检查确认设备和工具运转正常,选择

6、正确的割嘴型号、氧气压力、气割速度、预热火焰能率等参数,钢材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污物应清理干净。切割后断口边缘熔瘤、飞溅物应清除。3.3.2 机械剪切面不得有裂纹及大于lmm 的缺楞,并应清除毛刺。对重要的结构件和焊缝接口位置,由于剪切过程引起的冷硬化,要用铣、刨或砂轮磨削的方法将硬化表面加工清除。3.4 矫正和成型3.4.1 钢材矫正:钢材下料前必须先进行矫正,矫正后的偏差值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值,以保证下料的质量。3.4.2 手工矫正3.4.2.1 钢板手工矫平:薄板中间突起,把薄板凸处朝上放在平台上,用锤由凸起周围逐渐向边缘进行锤击,越往边上锤击力越重,并增加锤击密度;薄板四周呈波浪

7、型,用锤由四周逐渐向中间进行锤击,越往中间锤击力越重,并增加锤击密度;薄板扭曲,一般沿起翘的对角线进行锤击,经多次翻身锤击才能凑效;对于平整度要求不高或初步矫正薄板,可用拍板拍打;对于中板,可直接用大锤锤击凸处,但要避免在中板表面留下明显锤痕。3.4.2.2 角钢矫正:一般先矫扭曲,后矫角变形及弯曲变形:(1)角钢扭曲矫正:小型角钢可用扳手扳扭矫正;较大角钢可放在平台边缘用锤在反扭转方向击角钢翼缘边。(2)角钢角变形矫正:对于拢尺,将拢尺部位脊线处放在平台上,平锤垫在里面,再用锤击平锤劈开角度,或将角钢两翼边缘放置在平台上锤击拢尺部位脊线处;对于开尺,将此部位一翼与平台成45放置,用锤击上边翼

8、。(3)角钢弯曲矫正:对于角钢内弯,采取锤击凸处、扩展凹处等方法;对于角钢外弯,将凹处防在钢圈(或平台)上,锤击翼线凸起处。3.4.2.3 扁钢矫正:扁钢扭曲,可采用扳手扭转或锤击方法矫正;扁钢大、小面弯曲,均采取锤击凸处的方法。3.4.3 火焰矫正3.4.3.1 了解矫正件材质、塑性,结构特性、刚性,技术条件及装配关系,明确变形原因;3.4.3.2 用目测或直尺、粉线等决定变形大小,分析变形类别:压缩、拉伸、弯曲、扭曲,角变形、波浪形,均匀整体变形、不均匀整体变形等。3.4.3.3 确定加热方法、位置、顺序、范围、深度、温度等:(1)点状加热:一般选择加热温度300800之间,圆点直径为板厚

9、的6倍加10mm,加热后采用锤击或浇水冷却。(2)线状加热:用于矫正中厚板的圆弧弯曲及构件角变形,一般加热线长度等于工件长度;根据板厚和变形程度的不同,采用直线形、环线形、摆动曲线形等加热。(3)三角形加热:用于刚性较大的型钢、钢结构件弯曲变形矫正,加热温度700800之间,三角形顶点一般在中心线上,边长可取材料厚度两倍以上,厚板火焰矫正不要用水冷却,中碳钢禁止用水冷却。(4)考虑是否需要加外力。(5)一般先矫刚性大的方向,然后再矫刚性小的方向,先矫变形大的局部,然后再矫变形小的部位。3.4.3.4 矫正复查。3.4.4 钢构件弯曲:选择适当的压力设备,先固定好胎模,使模具重心与压力头的中心在

10、一条直线上,在固定下模,上下模平面必须吻合,间隙均匀;上模有足够的行程。试压合格后,连续压制。3.4.5 钢构件滚圆:采用卷板机滚圆,必须对板料进行预弯(压头),否则应留有端部直边余量。卷板机必须保持干净,轴辊表面不得有锈皮、毛刺、棱角或其他硬性颗粒。3.5 边缘加工3.5.1 对于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并且工作量不大的边缘,可以采用铲边。3.5.2 对于要求较高的构件边缘或端部可分别采用刨边或铣边。3.6 管、球加工3.6.1 球加工及检验3.6.1.1 焊接球材加热到600900之间的适当温度,加热应均匀一致,加热炉最好是煤气炉加热。3.6.1.2 加热后的钢材放到半圆胎架内,逐步压制成半圆形

11、球,压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压薄区与压薄量,采取措施是加热均匀,压制时氧化铁皮应及时清理,半圆球在胎位内能变换位置。3.6.1.3 半圆球出胎冷却后,对半圆球用样板修正弧度,然后切割半圆球的平面,注意按半径切割,但应留出拼圆余量。3.6.1.4 半圆球修正、切割以后应该打坡口,坡口角度与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3.6.1.5 加肋半圆球与空心焊接球受力情况不同,故对钢网架重要节点一般均安排加肋焊接球,加肋形式有多种,有加单助的,还有垂直双肋球等等,所以圆球拼装前,还应加肋、焊接。注意加肋高度不应超出圆周半径,以免影响拼装。3.6.1.6 球拼装时,应有胎位,保证拼装质量,球的拼装应保持球的拼装直径尺寸

12、、球的圆度一致。3.6.1.7 拼好的球放在焊接胎架上,两边各打一小孔固定圆球,并能随着机床慢慢旋转,旋转一圈,调整焊道,调整焊丝高度,调整各项焊接参数,然后用半自动埋弧焊机(也可以用气体保护焊机)对圆球进行多层多道焊接,直至焊道焊平为止,不要余高。3.6.1.8 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在24h之后对钢球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3.6.2 杆加工及检验:3.6.2.1 钢管杆件下料前的质量检验:外观尺寸、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杆件下料应考虑到拼装后的长度变化。尤其是作传球的杆件尺寸更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球的偏差带来杆件尺寸的细微变化,季节变化带来杆的偏差。因此杆件下料应慎重调整尺寸,防

13、止下料以后带来批量性误差。3.6.2.2 杆件下料后应检查是否弯曲,如有弯曲应加以校正。杆件下料后应开坡口,焊接球杆件壁厚在5mm 以下,可不开坡口。螺栓球杆件必须开坡口。3.6.2.3 钢管杆件与封板拼装要求:杆件与封板拼装必须有定位胎具,保证拼装杆件长度一致性。杆件与封板定位后点固,检查焊道深度与宽度,杆件与封板双边应各开30坡口,并有25mm 间隙,保证封板焊接质量。封板焊接应在旋转焊接支架上进行,焊缝应焊透、饱满、均匀一致,不咬肉。3.6.2.4 钢管杆件与锥头拼装要求:杆件与锥头拼装必须有定位胎具,保持拼装杆件长度一致,杆件与锥头定位点固后,检查焊道宽度与深度,杆件与锥头应双边各开3

14、0坡口,并有25mm 间隙,保证焊缝焊透。锥头焊接应在旋转焊接支架上进行,焊缝应焊透、饱满、均匀一致,不咬肉。3.6.2.5 螺栓球网架用杆件在小拼前应将相应的高强度螺栓埋入,埋入前对高强度螺栓逐条进行硬度试验和外观质量检查,有疑义的高强度螺栓不能埋入。3.6.2.6 杆件焊接时会对已埋入的高强度螺栓产生损伤,如打火、飞溅等现象,所以在钢杆件拼装和焊接前,应对埋入的高强度螺栓作好保护,防止通电打火起弧,防止飞溅溅入丝扣,故一般在埋入后即加上包裹加以保护。3.6.2.7 钢网架杆件成品保护:钢杆件应涂刷防锈漆,高强度螺栓应加以保护,防止锈蚀,同一品种、规格的钢杆件应码放整齐。3.7 制孔3.7.

15、1 钻孔3.7.1.1 划线钻孔:先在构件上划出孔的中心和直径,在孔的圆周上(90位置)打四只冲眼,作钻孔后检查用;孔中心的冲眼应大而深,作为钻头定心用;厚板和重叠板钻孔时要检查平台的水平度,以防止孔的中心倾斜。3.7.1.2 钻模板钻孔:当孔群中孔的数量较多,位置要求较高,批量小时采用;做钻模板的钢板多用硬度较高的低合金钢板和16Mn钢板等;模板上的孔用较高精度的设备加工。3.7.1.2 当批量大、孔距要求较高时采用钻模钻孔或多轴与自动数控钻床钻孔。3.7.2 冲孔:一般在较薄的钢板和型钢上冲孔,且孔径一般不小于钢材的厚度,用于不重要的节点板、垫板、加强板、角钢拉撑等小件加工。4 质量标准4.1 切割4.1.1 主控项目4.1.1.1 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 的缺棱。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放大镜及百分尺检查,有疑义时作渗透、磁粉或超声波探伤检查。4.1.2 一般项目4.1.2.1 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