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8838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铜川市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初稿)一、发展现状“十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果、农业部门立足农民增收,狠抓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优质果菜工程,扶持、培育食用菌、花卉等新兴产业,全面推进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我市果业实现了基地规模发展、管理水平提高、果园面貌改变、果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增长,全面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一)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业已成为全市农村头号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的水果面积已达到45.9万亩,产量达到26.3万吨。其中苹果41.4万亩,产量25.3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加8.9万亩、10.8万吨,增幅达到27%和74%,优

2、果率达到63%,比“九五”末的35%提高了28个百分点;建成各级各类苹果示范园306个,总面积20625亩;成立各级各类协会102个,会员达到6890名,培育果品营销经纪人1200名;营销环境优化,营销实力增强,有绿想集团、九州公司和昱青公司3家企业取得了鲜果自营进出口权;建成8000吨的华圣果库,新增贮存能力3万吨,总贮存能力达到8万吨(包括简易库);李华葡萄酒厂、棋智核桃乳厂建成投产,祥云公司在新区扩建项目已启动实施,新增果品加工能力3万吨,年加工消化鲜果能力达到15万吨;新建包装企业年生产育果袋2.9亿只,果实网套1.2亿只,纸箱100万套;全市从事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科技人员有108名

3、,拥有技术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560名,在果业新技术推广和优果工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市已建成优质苹果、干鲜杂果和名优时令水果三大基地,农民人均2.7亩果,在全省人均面积最大。全市30万亩苹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认证面积占到苹果总面积的70%以上,成为全省唯一的绿色果品基地市。印台区被国家商务部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确定为中国唯一的出口导向型鲜苹果产业发展试点基地,在全省率先引进实施了欧洲EUREP-GAP标准,并通过认证。印台果园管理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成为陕西果业生产的领头羊。铜川印台九州公司实现鲜果直接出口。全市10个总面积1700亩果园,通过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验收认定,首次实现省

4、级示范园零的突破。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分别被省上确定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苹果出口基地和专用加工果基地,基本实现区域化生产的产业布局。特色水果异军突起。新区陈坪村的大樱桃、王益区黄堡孟家塬村的鲜桃成为一村一品新的亮点,农民致富新的财路。在全省第一家以协会形式成功取得了“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在国内水果营销中率先建立并应用高科技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公權”苹果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确认为全国第一个水果类放心“果盘子”产品。贴字艺术苹果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绿色食品生产者技术协会成功加入国际原产地委员“ORIGIN”组织,成为国内第一家以苹果为主销产品加入国际地理标志组织的协

5、会,铜川果业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果业对农民增收贡献份额加大。全市农民人均果业收入678元,占农民年纯收入2010元的34%,比“十五”初的2001年增加278元;果区果农人均果业收入1357元,超过人均纯收入的2/3,比2001年增加 557 元。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泛吸纳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方面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规模性就业机会,果业还带动了贮藏业、运输业、包装业、加工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为建设山川秀美新铜川做出了重要贡献。(二)蔬菜成为全市农村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由于铜川具有特有的城

6、镇人口比重大,近郊地域广、毗邻陕北少菜区以及正在逐步建设形成的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近些年来,蔬菜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果、牧、药一起被确定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比“九五”末的7.2万亩增加0.8万亩,总产10.3万吨。保护地设施栽培面积11000亩,其中日光温室1313亩,兴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蔬菜基地,丰富了市场供应。在产业配套上建成了以渭北秦椒加工厂、印台区红土镇粉条加工厂为主的蔬菜加工企业,建成各类蔬菜市场72个,日销售量200多吨,上市品种50多个。(三)花卉逐步兴起。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和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为花卉业的发展创造了良机。全市露地花卉500亩

7、,大棚设施120个,年生产盆花18万盆,观赏绿化植物150万余株,新区牡丹园对外开放,各类花卉交易随处可见。(四)食用菌发展速度快。以香茹为主的食用菌栽培已发展到四个区县的10个乡镇,42个村,形成鲜明的小区域特色产业,年生产香菇500万袋,平菇80万袋,产鲜菇3000吨,干菇750吨,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宜君香茹产品经干制加工已成为铜川地方特产,质量上乘,知名度高,远销国内各地,年间接出口30余吨。成为当地不少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果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不明显;二是产业实力不强,水果面积少、规模小、总量不大,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农

8、民增收缺乏有力的促进作用;三是科技含量低,产品产量、质量和安全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五是果园管理水平不平衡,整体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六是产业化程度低,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实现关联带动和产品的高附加;七是产业基础条件差,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投入机制不健全。八是果农商品意识不强,分级不严,混采、混堆、混装、混销,包装粗糙、简单,规格过少,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九是营销环境有待改善。进入“十一五”,果业拥有众多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趋利避弊,果业发展将进入质量和效益双重快速提升的新时期。有利形势: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把黄土

9、高原确定为苹果优势产业带,我市位于产业带的中心;省委、省政府把果业确定为农村的重点产业,提出了“争全国第一,创世界名牌”的明确目标;市委、市政府把果业列入5523工程,作为提升壮大的五个传统产业之一,我市印台区因地制宜,响亮地提出要建设苹果专业区,从上到下都把果业叫得响,抓得紧,落得实,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从市场环境来看:由于全国果业特别是苹果产业格局的变化,山东等老果区和非苹果适生区面积产量减少很大,为我省让出了大量的市场空间。加之陕西乘势而上,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实施四项技术,加强产品宣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面积、产量、质量居全国第一,我省果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质量信誉越来越高,近几年客商

10、云集,果价不断攀升,销售更加畅通,发展环境更为有利,对果农来讲大大激发了干劲,对我省我市果业来讲注入了活力,以销带产的形势逐步形成对果业的巨大推动力。从铜川果业实际来看:南低北高、塬面宽阔、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级的优生区,交通便捷,气候适中,宜于果树生长,民风纯朴,勇于开拓创新,还有近百万亩宜果地,因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抢时栽果,已建成的30万亩绿色基地在全省各地市中独树一帜,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欧洲、日本等国际技术标准,加强了与世界先进果业国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提升了我市果业的产业格次,原产地域产品标志的使用和高科技二维码技术的应用使铜川果品在营销上占据了全省乃至全国

11、的至高点,各级各类协会建设上的突飞猛进,都为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陕西苹果优势产业带建设以及“一线两带”建设和我市实施5523工程的大好机遇,立足铜川和果业产业实际,面向新的发展形势,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重点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既要加速发展,又要稳步推进,既要主攻果品业,又要促进菜、花、菌全面发展,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产业壮大升级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做优做强果业,造福铜川百姓,促进铜川发展。发展思

12、路:强果、兴菜、扩花、增菌。形成大果品、强蔬菜、特色花、规模菌的产业格局。果品 坚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步发展苹果,加速发展干果,适量发展名、特、优、新时令水果,大力发展设施高效特色水果,着力提高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生产绿色、有机果品为重点,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作务,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施名牌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项目支撑战略,培育精品,打造名牌,促进销售,扩大出口,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特色突出、名优荟萃”的产业格局,全面提升壮大果业,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

13、新突破。(1)做优苹果。扩大规模:每年要新栽以苹果为主的水果4-5万亩;提高产量:总产量翻一番;提升品质:优果率年平均提高3-5个百分点;打响品牌:使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都认可、都知道“陕西果品最好,铜川苹果最优”。(2)做大樱桃。从栽培生产情况来看,铜川的地理地形、自然条件完全适宜大樱桃栽培生产;从市场需求、客户反响来看,铜川的大樱桃质量优势明显。目前全国樱桃面积仅20多万亩,陕西2万亩,铜川5000亩,大樱桃产品总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而且大樱桃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市场价格高,效益显著,农民发展的热情高,在2-3年内再发展3万亩,形成具有特色的铜川大樱桃基地。蔬菜 立足本地资源、

14、区位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反季节蔬菜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大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扩大菜田规模,增加产品总量,提高质量,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尽快把蔬菜培育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3)做精蔬菜。规模趋于稳定,要满足自给,扩大外销,提高效益,形成市场竞争力,必须打造特色,以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为重点,规模引进栽植新、优、稀、特品种,稳定大路菜,扩大精细菜,大力发展设施保护地反季节菜种植和菜产品加工,不断提高作务管理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花卉 结合新老区城市建设,以发展绿化用花木为主,同时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瞄准周边西安

15、、咸阳以及国内其它大中城市市场需求,积极引进并集中规模发展名贵稀有、节日礼仪用花卉品种,形成辐射范围较广的花卉生产和供货基地。(4)做好花卉。重点是扩大规模,引进新优珍稀品种,开展特色种植和工艺花卉加工制作,促进花卉文化的发展,建设集中规范交易市场。食用菌 调整栽培品种结构,增加栽培种类,扩大栽培区域和生产规模,注重产品商品化处理,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包装档次,大力做好产品宣传,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5)做强产业。建设渭北物流中心、果蔬园艺中心,新上并扩大果蔬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协会作用,培育果蔬营销大户,2010年水果产业收入将达到16.8亿元,加上干果力争达到24.8亿元以上,(二)奋斗目

16、标果品实现跨越。把我市建成全省种苗源头工程的中心,优质苹果及樱桃、葡萄、杏、核桃、柿子、花椒等果品生产、贮藏、加工的重要基地,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全省一流。具体指标为:生产基地优化集中;果品产质量水平处于较高层次;果品贮藏、包装、加工与生产基本配套,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果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高,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份额;果业服务体系健全;产业效益提高。按照5523工程的总体规划,全市果业总面积达到160万亩,其中以苹果为主的水果累计发展到70万亩,总产量60万吨,水果中苹果60万亩,产量50万吨,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时令水果10万亩,产量10万吨;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量5万吨。鲜苹果贮藏能力占到总产量的50%,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苹果出口量争取占到总产量的20%以上;年繁育优质苹果无病毒苗木1000万株,接穗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