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计划3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876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工作计划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信息工作计划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信息工作计划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信息工作计划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信息工作计划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工作计划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工作计划3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工作计划3篇信息工作计划3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信息工作计划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信息工作计划 篇11、拓展服务面,深化服务内容。以开展第五届“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竞赛活动为契机,围绕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内容、技术、载体和管理上创新,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面,深化服务内容,促进农业热线服务上档次,上水平。2、进一步发挥市农业服务热线的作用,及时解答农民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落实工作制度,健全示范网络,完

2、善运行机制,强化协调、服务功能,切实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党政联手、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3、进一步突出服务重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根据当地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科技赶集40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期;在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等生产性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坚持把培育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作为增强热线服务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对生产经营大户、科技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扶持,切实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4、进一步抓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各类网站特别是本地农业信息网站发布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类信息;办好建阳农业刊物、信息板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农技推

3、广等服务体系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二是着重抓好“三电合一“项目,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采集信息,丰富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服务,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问题和电话咨询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制作、播放生动形象的电视节目,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三是在试点基础上典型示范的引导,在现有条件下建立县、乡、村联网信息示范点,用示范点获益的榜样力量扩大推广面,最终形成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同时在典型示范上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把典型示范与普遍引导相结合,使示范点成为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信息工作计划 篇2一、积极配合学校艺术节活

4、动,为艺术节各项活动准备资料。二、作好信息技术的尖子生培训,培训内容为:网页制作、平面绘图、电子小报制作。培训以四、五年级为主,重点是基础训练。在平面绘图的培训上拟与美术组合作,由美术老师进行创意、构图、配色等美术专业指导。三、积极参加四月份的全国学生电脑比赛。1、积极动员学生参加。2、进行针对性的培训。3、精心选材、认真指导、优选作品。五、鼓励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保证电教室的使用率。(拟每人每学科本学期要使用电教室3次以上,有专用功能室的学科除外)六、继续规范教师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管理。专人管理、认真维护、加强使用指导。七、作好实验年级的现代教育设备配备、管理以及教师培训工作。八

5、、积极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改革。九、作好各领导办公室电脑的维护、管理。定时对重要部门的电脑资料进行备份。十、为校庆累积资料。(优秀作业、相关的绘图、网页、小报等)十一、作好学校电脑设备的维护管理,规范电脑器材的使用维护、报废登记制度。十二、努力在本学期内建立一个初步的学校资源共享库。十三、 对教师进行电脑技术基础培训,内容主要有:系统重装、系统维护及备份、系统恢复、课件制作等。信息工作计划 篇3根据市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全省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提出20xx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改革增活

6、力,提质增效促转型,统筹兼顾惠民生,凝心聚力干到位”的总要求,以扩总量、调结构、保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加快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动力,坚持大产业引领、大园区承载、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培育、信息化带动、循环化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以煤电化引领,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梯次跟进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全面实施工业发展“3328”计划,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攻坚破难,全面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和转型跨越发展,为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二、发展目标1.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3%,达到12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达到11

7、6亿元;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达到200亿元;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6%;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比上年下降6%,控制在79立方米以内;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2%,达到13亿元;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达到12亿元;5.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80.5亿元。三、工作任务(一)确保完成3项责任目标确保完成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节水3项重点目标任务。(二)实施3项能力提升工程1.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在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以*工业园区、华亭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同时,着力培育建设泾川棉纺服装产业集群、崆峒区区域性新型建材产

8、业集群、*纸制品包装及地毯加工产业集群、庄浪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集群、*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着力提升全市产业发展集群化水平。2.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工程。按照“搭建平台、集聚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好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入园落地工作,强力拓展工业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发展外向度。3.小微企业发展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百强民营小微型企业帮扶工程”,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等方式,深入开展定点帮扶,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企业管理、技术、融资、市场等发展问题,引导企业提升档次,扩大产能,推动小微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将培育“规上”企业作为小微企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抓好40户小微企业培育工作,培育10

9、户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三)推进2个专项行动1.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行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突出加强与环渤海、长*角、珠*角等区域的经济协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华能集团、中水电集团、中石化集团、金浦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定向对接合作;结合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深加工、轻工食品等领域的产业对接。建立常态化定向对口联络工作机制,按区域确定承接产业转移重点,立足自身条件筛选论证招商项目,大力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活动,积极促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链条项目。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大对已形成合作意向项目的跟踪对接,力

10、促其尽快落地建设,有效提升工业发展层次。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工作,积极创建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到位资金增长30%,达到223亿元。2.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加快建设以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产业基地特色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平台,以企业工程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平台,以企业营销策划、服务外包为重点的商务服务平台,以融资担保、小额信贷为重点的金融服务平台,为全市产业开发和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产服务保障。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营改增”政策。强化统计监测,将符合统计

11、标准的企业和设计咨询等单位纳入统计范畴,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第*产业中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力争达到73亿元。(四)抓好8项重点工作一是抓重点,求突破,在建设千亿级煤电化产业集群上迈出新步伐。以建设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为目标,大力实施能源开发工程,着力打造煤电化、煤电热、煤电冶、煤电材产业集群,不断培育壮大以能源化工为引领的首位产业。编制完成*、华亭两个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泾川、崇信、*个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衔接汇报完成*矿区规划审批;围绕实施华能*煤电化冶等10条煤电化冶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与华能、中水电等大企业集团衔接,谋划论证一批示范带动

12、力强、市场成长性好的产业链项目,确保全市工业项目库规模达到20xx亿元以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多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持续推进泾川荔堡煤炭资源勘探、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会战工程,为煤炭深度开发和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石油炼化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支撑;坚持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加大矿井建设力度,全市煤炭产能在现有 2678万吨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规模;以煤电联营、热电联产为主攻方向,建设重大发电项目和电网项目,全市火电装机容量在420万千瓦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扩容增量;引进战略投资和先进实用技术,以甲醇、醇醚燃料、烯烃等产品为主导,积极发展煤基多联产,煤化工产能在现有60万吨甲醇的基础上多元延伸突破

13、。通过2-3年努力,形成*千亿级煤电化冶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构架。二是抓创新、调结构,在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上迈出新步伐。立足总量提升、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坚持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在做精做优“阀、管、刀”等主导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矿用机械、石油配套机械产品,加快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农用机械发展,全市疏水阀产能达到30万台、电子器件产能达到10万台、切纸机产能达到200台、矿用机械及配件加工产能达到1.5万台;建材工业以大力开发轻质、隔热、保温、环保的节能新型建材产品为重点,积极实施扩能改造,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全市水泥产能达到530万吨、石灰产能

14、达到180万吨、粉煤灰砖及空心砖产能达到5亿块、建筑陶瓷产能达到8650万平方米;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建设泾川棉纺服装城、*肉牛屠宰与革制品加工、*纸制品包装、*中药材加工,全市棉纱产能达到10万锭、肉牛屠宰能力达到30万头、果醋果汁饮料酒产能达到20万吨、皮革及革制品产能达到200万标张等;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光伏产业园一期、*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一期等项目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晶硅切片产能达到350MW、高温碳纤维隔热材料产能达到160吨。促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以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技术基础“四基”发展水平为目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支持企业建立

15、健全研发机构,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成企业技术中心1户,创建省级名牌产品2项,完成新产品开发20项。*是抓调度、促产出,在确保工业较快增长上迈出新步伐。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及省(境)外企业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在平中央企业及省(境)外企业属地登记,实现税收合理分成、属地缴纳统计。健全监测体系,强化运行分析,做好要素保障,抓好安全生产。切实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调度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报运行分析,加强影响工业平稳运行重大问题的研判,及时提出预警和应对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突出抓好煤炭企业市场开拓、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电力企业上网电量争取、煤炭市场专项整治和市内煤炭需求自给自足等工作,积极争取启动地方局域电网建设,确保煤电产销稳步回升,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500万吨,发电量达到200亿千瓦时,甲醇产量达到60万吨,能源工业完成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12%;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城镇化建设,全力落实互保共建措施,发挥水泥、石灰等传统产能优势,加快粉煤灰砖、空心砖、陶瓷材料等新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标步伐,促进建材工业产出快速增长,水泥产量达到530万吨,建材行业完成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20%;把握区域市场企稳回升的时间、空间节点,支持疏水阀、电子元器件、印刷机械、矿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