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8690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北京四中期中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一、选择(共12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题号123456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北京四中网校A扶掖y汲取j藻饰zo怒不可遏B佝偻gu枘凿ru陨落yn孜孜不倦zC亵渎xi诘难ji谀词y一抔黄土puD骈进pin狡黠xi灵柩ji根深蒂固d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言行相顾袖手旁观涕泗横流妄自菲薄B休身齐家味同嚼腊廓然无累无与伦比C理至易明重蹈覆辙黎民百姓欺上媚下D持之以恒豁然贯通恪尽职守化为乌有3下列语句中加红

2、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断章取义(篇章) 寻章摘句(搜寻) 太盛则矫(做作)B不言而喻(比喻) 吹毛求疵(毛病) 怡情傅彩(增添)C心无旁骛(追求) 务于精熟(致力) 百行业为先(德行)D格物致知(推究) 强聒不舍(啰嗦) 以经验范之(衡量)4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_在创作思想上,_在艺术风格上,_必须很有点邪劲儿。A要么 要么 都B不仅 也 那么C无论 还是 都D与其 不如 就5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辛弃疾的词何以以豪放著称?它不是用墨写就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辛弃疾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被用

3、或被弃中受煎熬。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的豪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东坡正当盛世,其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辛弃疾呢,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辛词的豪放,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飞翔,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燃烧,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炸响!A文段句运用设问手法,对辛弃疾词以豪放著称的原因发问,并自问自答,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发共鸣。B文段句“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辛弃疾政治命运的跌宕起伏及其倍受煎熬的境况。C文段句中“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运

4、用对偶,集中表现了辛词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了辛词有别于苏词的豪放。D文段句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辛弃疾的得意与自满,也突出政治经历对辛弃疾创作的重大影响。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B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近代学者C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法国作家D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北宋婉约词派代表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每空有错别字即不得分)(1)_,衡阳雁去无留意。(2)_,载不动许多愁。(3)了却君王天下事, _。(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8名著导读(3分)战国策是一部_体史书,记录了战国时期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塑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_一

5、文中,来自_国的使者立场坚定、有胆有识,以布衣之怒回击秦王所谓天子之怒,粉碎了秦王吞并其国的阴谋。三、综合性学习(8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1901年到2012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国家得主总量自然科学三项奖其他奖项2012年得主美国331235945英国11476381德国10268340法国6431331俄罗斯2713140中国1011【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

6、、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9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现状。(3分)_【材料二】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紧跟

7、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材料四】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10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3分)建议一:_建议二:_建议三:_11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和未来中国诺贝尔奖方面的发展,人们热切关注。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对出下联。(2分)上联:莫言得奖填补空

8、白下联:_阅读与理解(共42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215小题。(共12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9、,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红词的意思。(3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_(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_(3)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_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悉以咨之天子之怒B试用于昔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C俱为一体若为佣耕D每与臣论此事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

10、4翻译文中加红语句。(4分)(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5文段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3分)_ _ _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完成第1618题。(共15分)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有删改)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思考。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你只要往门口一站,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

11、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我默对良久,隐隐如闻金戈铁马声。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混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记得小时读三国,

12、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假如他生在古周、大唐,他会成为周公、魏征;假如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他也许会再造一个盛汉;假如他真按刘备的遗言,将阿斗取而代之,也许会又建一个什么新朝。我胸中四海翻腾做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净,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我不觉可笑自己的胡思乱想。我知道他已经这样静坐默想了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时势。_,_。我从大殿上走下,沿着回廊在院中漫步。这个天井式的院落像一个历史的隧道,我们随手可翻检到唐宋遗物,甚至还可以驻足廊下,与古人、故人聊上几句。杜甫是到这祠里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院东有一块唐碑,正面、背面、两侧或文或诗,密密麻麻,都在与杜甫做着悲壮的酬唱。唐人的碑文说:“若天假之年,则继大汉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难矣。”元人的一首诗叹道:“正统不渐传千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明人的一首诗简直恨历史不能重写了:“托孤未付先君望,恨入岷江昼夜流。”南面东面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看那墨迹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我听到了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