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8528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 2 -基于PIC16F877的GSM短信收发系统设计内容提要:随着GSM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己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利用GSM网络作为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平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其原理简单,安全保密性高,又不需要组建专用网络和维护网络,加上GSM网络覆盖面广,因此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利用综合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成功实现了基于GSM 网络的智能监控模块的设计。该模块硬件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监控主板,主要由单片机PIC16F877A和外围电路部分、LCD部分

2、和外围电路部分构成,主要完成对短信息的发送接收、显示功能;另一部分是无线MODEM,由GSM引擎TC35i及其外围电路以及串行通信和其外围电路构成,主要完成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本论文围绕“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这一热点课题,阐述了相应的GSM无线终端的设计方案、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在设计中利用Microchip公司的8位PIC16F877A单片机和Siemens公司的最新一代GSM模块TC35i实现了一款具有短信收发功能的GSM Mode二原型。利用此Modem原型,可以在应用系统之间以此Modem和GSM网络为纽带,实现远地数据的传输。关键词:智能监控 GSM网络 TC35i PIC

3、16F877A SMS AT命令Based on the GSM modul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CM on the MCUAbstract: Because quick universality and ambulation of GSM network correspond by letter to technically fly to soon develop, new technique with new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usiness have been a very important posit

4、ion.Using GSM network as wireless intelligence supervision system of informations delivering platform be a kind of very valid method, it uses simpler principle is simple, safer confidentiality, and then dont need the set to set up an appropriation network and support a network, plus a GSM network to

5、 overlay noodles widely, so compare with traditional supervision system to have its special advantage.Comprehensive move a correspondence technique, calculator technique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a technique, the author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o supervise and control a mold piece according to the

6、intelligence of the GSM network of design.The molds piece hardware constitutes to two parts, a part is to supervise and control main plank, mainly constitute to the CPU and the outer circle part, LCD part and outer circle electric circuit, the monitor of main quantity and numerical quantity of the c

7、ompletion emulation, and display monitor appearance on the LCD in time;Another part is a wireless MODEM, constitute to the GSM- powered TC35i and its outer circle electric circuit, main completion send out of message and receive, and at urgently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message report to the po

8、lice function.This thesis circumambience a hot topic in single slice machine control the GSM mold piece receive and dispatch a message, elaborated a homologous GSM wireless terminal of design project, development method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made use of 8 bit AT89S51s of Atmel company a single sl

9、ice machine and Siemens company most the new generation GSM mold piece TC35i to carry out a GSM Mode which has a message to receive and dispatch function in the design is two prototypes.Make use of this Modem prototype, can take this Modem and GSM network as bridge to take between the applied system

10、, carry out far a deliver of data.Keyword: the intelligence supervise and control GSM TC35i SMS 目 录一、引 言1(一)本课题的背景1(二)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4(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5(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7(五)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8二、总体方案设计8三、硬件部分设计10(一)单片机PIC16F877A基本电路设计10(二)单片机与LCD显示电路的设计11(三)单片机与MXA232串行通信电路的设计12(四)TC35i通信模块12四、系统软件设计17(一)TC35i模块的初始化17(二

11、)LCD模块的软件设计20(三)串口驱动设计21五、结论及展望22六、致 谢22附 录23附录一 16F877A控制GSM程序23附录二 16F877A控制LCD模块程序24附录三 串行通信程序26附录四 16F877A控制按键程序27附录五 主控程序29参考文献3030一、引 言(一)本课题的背景 移动通信是达到通信最终目的的有效手段,它在商业市场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移动通信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但它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模拟蜂窝技术的引进,移动通信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是欧洲在20世

12、纪80年代设计、1992年开通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电话网是由人工操作使移动用户相连。它的终端庞大、笨重而且造价昂贵,服务区域也仅限于单个发射台和接收站址的覆盖范围。由于他的可用频率很少,因而系统容量很小,并且很快会出现饱和,服务质量也随用户数量增加而迅速下降,甚至达到死锁状态。20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无线系统发展为自动接续系统,成本也开始降低,但其所增加的容量和用户的需求相比仍然是远远不够,公众无线电话依然是一种奢侈品,只能被一小部分人使用。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件的发展使实现复杂系统成为可能。由于覆盖区域受到发射功率限制,系统开始改由一个发射台和多

13、个中继接收站所组成,这种复杂配置扩展了系统的覆盖范围。真正突破是蜂窝系统的建立,在蜂窝系统中有若干个收发信机,而且每个收发信机所覆盖的范围有一部分是重叠的。蜂窝系统采用频率复用的方式增加其容量。在增大了系统容量的同时,系统网络和设备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蜂窝概念有贝尔实验室提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几个不同地方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研究。美国第一个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蜂窝系统于1983年在芝加哥开通,在欧洲,电信部门和生产厂家推出了旨在覆盖整个北欧的NMT系统,此系统于1981年在瑞典投入运行,并很快在挪威、芬兰和丹麦开通。20世纪80年代中期,

14、世界上出现了很多基于上述两种系统的移动通信,例如,从AMPS中派生的TACS系统于1985年在英国投入使用。蜂窝系统是以模拟语音通道传输,采用频率调制,频率在450MHz或900MHz,一般覆盖整个国家,容量在几十万用户左右。欧洲最大的移动网络是英国的网络,它由两个覆盖全国的网络组成,到1990年网上用户已经过了百万。密度最高的是北欧的NMT系统,人均拥有量超过7%,远远高于欧洲平均数字。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飞速发展。最初只有车载设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只有几公斤重的便携式设备,手机大约在1988年出现,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重量只有100-200G重的手机。在重量和

15、体积减小的同时,其价格也迅速下降到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水平。由于不同系统不具有兼容性,用户得到的移动通信只限于某个系统内而不是更广泛的范围,例如,TACS终端不能接入NMT网,NMT的终端也不能接入TACS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刚投放市场时,欧洲的电信运营部门便发觉,5-6移动通信系统将整个欧洲的蜂窝系统分割成四分五裂的状态,无法形成快速增长的市场所需求的规模经济。面对这一现状,欧洲电信管理部门(CEPT)成立了一个被称为GSM的移动特制小组,开始制定使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新诞生的“GSM”举行第一次会议是在1982年11月,在斯德哥尔摩,大会主席是来自瑞典电信管理部门的Thomas Haug,11个国家的31位代表出席了这个会议。1990年,由英国提出将1800MHz频段归入GSM标准之中,带宽为275MHz,此建议的目的是针对PCN(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个人通信网)的应用,以进一步适应区域更高容量的需求。GSM的原意是“移动通信特别小组”,而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渐成为泛欧数字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欧洲的专家们将GSM重新命名为“Glo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