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8513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学习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比的创造力,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精神的学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自己的努力付诸于行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

2、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朝时期古典小说文学成就和思想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明朝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特色。【教学准备】音像资料:故宫、长城;图片:秦长城、明长城、明朝北京城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科技名著学生看书时,老师画空白表。(朝代)(著作)(作者)(评价)师:我们往往将学的知识列表归类,那么,表中要有哪些要素呢?请学生先自学这部分内容。请一个同学填表。师:让同学推荐一个代表上来介绍三部巨著。师:在学生介绍完后设计问题:这些科技成果哪些能反映明朝的时代特点

3、?(也可以从书上去找答案)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明朝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宋应星天工开物就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讨论,作出猜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是采煤时煤矿中用的。竹筒是空心的。师:这是我们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时已能排除瓦斯这种气体的技术,这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师:和宋应星同时代的徐光启是中国古代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接触较早较多的一位科学家,他已觉察到了欧洲的水利技术等比中国先进,能关注别人的长处,虚心接纳外国的科技成果

4、,这在闭关自守的明清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明朝三位科学巨匠以及他们的著作,那么,在三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一般能从书上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甘为人先的精神。)(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用多媒体技术将秦长城、明长城的图出现在同一屏上,上面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大致位置、走向,请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让学生发言)师:放长城音像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修长城这件事?启发学生多角度思

5、考以上问题。师:(在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后)所以长城被称为建筑上的奇迹。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2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师: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师: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三)小说和戏剧明朝时

6、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人称“明代三大奇书”)。(1)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行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和歌颂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在书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反映

7、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的精神。【提出问题】明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教师归纳: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4)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最负盛名的是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三、课堂小结请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谈谈在本课学习中的感想、收获或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