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84555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果胶酶的生产工艺流程一、生产工艺流程是:原料f预处理f抽提f脱色f浓缩f干燥f成品。二、具体过程1. 原料及其处理鲜果皮或干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为原料。鲜果皮应及时处理,以免原料中产生果胶 酶类水解作用,使果胶产量或胶凝度下降。先将果皮搅碎至粒径23mm,置于蒸汽或沸 水中处理58min,以钝化果胶酶活性。杀酶后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并加热到 90C5min,压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数次,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榨出的 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2. 抽提通常用酸法提取。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 至1. 52. 0,

2、加热到95C,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 待冷却至50C,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C 杀酶。然后加0. 5%2%活性炭,在80C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 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 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 3%0. 4%六偏磷酸 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 2%8. 56%,

3、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 35% 35. 2%,其胶凝度可达1803。3. 浓缩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 5%后 进行后续工序处理。近来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 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腊膜超滤器,在温度45C、ph3. 0、压力0. 2mpa 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 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 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4, 干燥常用方法为沉淀十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酒精沉 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

4、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 5%的工业盐酸,搅 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 除去醇溶性杂质。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 入真空干燥机在60C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 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目前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 150160C,出料温度220230C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 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