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8436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学生压力与压力治理HigherVoctionlCollegeStudentsStressndStressMngementCHENSishn(Nnjing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Nnjing,Jingsu210023)relistic conflict ,bstrctThisrticlenlyzesthevoctionlcollegestudentsresubjecttodpttotheenvironmentinterpersonl emotionscreers,ndmnyotherpressureproblems,voctionlcollegeedu

2、ctorsshouldcretefriendlycmpusenvironment,thedevelopmentofutonomouslessonplns,estblishcompletepsychologiclcrisispreventionsystem,toencourgetechershumnecretrinstudentsstressmngementskillsperspectiveforeffectivestressmngement.Keywordshighervoctionlcollege;studentsstress;stressmngement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展,大批有志青年怀

3、揣梦想走进大学校门。随即而来的生活、学习、就业问题,使多数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研究发现,大学环境里的压力使诸多学生产生了严峻的心理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压力来源,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压力治理方式,从而更自如地走向社会,走进单位,成为当今教育者反思总结的重中之重。1 压力概述1.1 压力定义心理学家R.Lzrus将心理压力定义为当事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别关系,是当事人认为自身负担过重或超过本身负荷并危及到自身的幸福满足时的一种状态。”一般可以把压力分为三个方面内容:(1)压力产生于那些让人紧张的事件或环境;(2)压力是指一种主观反应或心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备性的反应过程;(

4、3)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损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也就是说,压力是一种伴随着对压力情景产生身心反应的主观感受。1.2 压力特点(1)明显的情景性和高度的个体化。(2)间接性。压力对我们的影响是非直接的,通过一些中间变量起作用。如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等。(3)可适性。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提高人的效率。但一旦压力过大,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便会危机人的身心健康。1.3 大学生压力来源及种类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也是承受压力比较大的群体。大学生压力按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1)大学环境适应。初进大学的学生,面对全新的校园文化

5、和地域文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而在入学新生中,又有一些人是第一次离家进行住校生活,如何合理使用每月生活费,如何独立生活都困扰着这批学生。(2)理想现实冲突。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因未能考进本科院校,在入学初期选择被动适应。他们有的一心进行课业学习,连续高中的学习模式,有的完全失去学习动力,试图在校外寻找寄予,脱离学校生活。这些都对学生全方面进展和校园治理造成不利影响。(3)人际情感协调。无论是入学前还是入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听过“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其实不只是男女生谈恋爱压力,还有和同班同寝室相处压力都会困扰着学生,这方面压力也往往是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最热点最集中的

6、问题。(4)升学就业困境。进入大学校门,自主学习取代了填鸭式教育,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但在入学第一学期,由于专业基础课繁重,加上自主学习经验不足,不能有效协调社团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会出现较大规模挂科现象。一个个红灯挂起,为之后的大学生活蒙上了阴影。而在高职院校中,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会面临专转本的选择,每年专转本考试前一两个月,都会有大量学生产生焦虑状态。与此同时,未参加专转本考试的学生也在为毕业后的工作愁眉不展。不少高职院校对应职业具有高风险性、高压力的工作性质,还应报考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校择业期间产生诸多的焦虑。2 压力治理2.1 压力治理概述压力治理是将人的压力程度调

7、到最佳点,以达到最优的绩效,同时幸免受到与过度压力有关的心理与身体损害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压力治理策略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效实施。2.2 压力治理策略2.2.1 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景观,可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精神进展,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降低自卑心理。高职院校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适宜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随着教学规模扩大,有不少学校在城市郊区建了新校区,不让后山成为土坡,不让清水池变臭水沟。另外,对学生日常治理,表彰为主,惩处为次。为了提高学风,很多高职学校会选择对逃课、夜不归宿的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公开批判,往往每周公告栏上布满了各种

8、警告处分。这样都会使校园里堆积负能量,对处分惩处脱敏,反而不利于学生积极学风的养成。提倡学校表彰优良学风事迹,鼓舞学生积极上进,在校园里传递正能量,打造友好积极的软环境,促进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拥有健康情绪生活。2.2.2 制定自主课程计划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上,更偏向后者,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应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外,应当是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把被迫繁重的课业,转换成自主轻松的兴趣,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心理负重感,缓解升学就业带来的无力感。当然,开展心理健

9、康课程对学生压力治理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每一位教育者的共识。在这里,我们倡导配以“挫折应对”、“压力治理”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月等等,也可以开设诸如心理学与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压力与调节等课程。有研究显示,这些活动能使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时,保持心理健康,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养,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变化进展的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2.2.3 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随着高校学生人数增加,原本依赖在危机发生时才加入的心理危机系统受到了巨大挑战,建立一个囊括咨

10、询中心、心理档案、心理月报排查、危机预警和干预的全方位危机预防系统十分必要。豕屯现如今,几乎每所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或心理咨询中心,但走进中心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一方面,应完备中心设施,建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配备完善的压力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团体辅导室等。另一方面,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鼓舞学生走进心理中心,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心理困扰。另外,健全的心理健康排查体系也十分重要。在新生入学后,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比如采纳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生活经历重大创伤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由班级心理委员报告班级每月心理健康情况,搜集最近时期困扰学生产生压力的重点

11、事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对学生的侵害,减少校园悲剧的发生。2.2.4 鼓舞教师人文关怀人们常说:“大学校园是半个社会。”比起中学,大学里会接触更多不同的人,很多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竞争也变得残酷,但不及大社会那么无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一切学生,定期走访课堂、宿舍,参与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能健康积极地生活学习;关怀有苦难的学生,对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抚恤,减少学费问题给学生带去的压力;关爱有困扰的学生,对心理上存在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爱,定期进行心灵交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关怀氛围

12、。在这种氛围中,能够让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唤醒,个性得到尊重,人格得到完善,困难得到解决,心灵得到寄予和安宁,自由得到保护,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幸福,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家2.2.5 培养学生压力治理技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面对压力时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所以要求学生要认清压力事件性质,确认自身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找到合理的压力解决途径,善于利用身边有效资源,解决压力问题。在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后,积极寻求人生目标,不要将升学和就业抛在脑后,要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另外,文化知识学习之余,也要培养自己的课余爱好,参与社团活动。这样一方面,劳逸结合,有利

13、于压力的缓解;另一方面,也更利于自我的全面进展。综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大学环境适应、理想现实冲突、人际情感协调、升学就业困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困扰,高职院校教育者应营造友好校园环境,制定自主课程计划,建立完备心理危机预防系统,鼓舞教师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压力治理技巧等角度进行有效的压力治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展,培养实践能力过硬、心理素养健康的新世纪创新人才。注释 钱铭怡,马悦.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J.ZG心理卫生杂志,20XX(12):848-852. C.EugeneWlker,著M.放松:14种让身心自动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方法.苑龙,高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XX:10-14

14、. 孙健敏.压力治理M.:企业治理出版社,20XX:46-60.邰蕾蕾.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压力分析与压力治理浅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XX(6):82-83. 时建朴,王瑾.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进展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XX(1):103-108. 伍鹏.浅谈校园景观建筑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J.教育理论与心理学,20XX.6:273-275. 闫咏梅.维护校园软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3:23-25. 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进展压力治理及S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11):1234-1238. 魏鹏程.大学生压力治理团体辅导的设计与实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XX(5):167-169.豕屯赵中.大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体系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2):100-102.家刘武军.加强大学生关怀教育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高职学校学报,20XX(2):188-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