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8033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马恋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洲市马恋中学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要尽力哟!一、积累与运用(23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亵渎(xid) 休祲(jn) 锲而不舍(qi)B汲取(j) 骈进(pin) 根深蒂固(d)C诘难(ji) 佝偻(gu) 孜孜不倦(z)D. 怫然(f) 造诣(zh) 吹毛求疵(c)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 旁骛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B蹒跚 狡黠 豁然贯通 不言而喻C狼籍鞠躬 微不足道 狂枉自大D嶙峋 藻饰 不求甚解 寻章摘句3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

2、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跳动的 , 着生命的灵气。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名人的 ,而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A活泼 表现 丰功伟绩 B活泼 闪现 劳苦功高C活力 闪现 丰功伟绩 D活力 表现 劳苦功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没有去。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l分)5. 武陵春中的运用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诗人国破家亡的深重

3、悲苦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_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力尽不知热,_(三)按要求答题(共5分)6.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从,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1分)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

4、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个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2分)(3)星期天,小林到莫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莫愁湖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分)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1分)(四)名著阅读(4分)7.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的英雄好汉。“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5、,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二、阅读与欣赏(22分)(一)阅读病人一文,完成811题。(共8分)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

6、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

7、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还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被丢下了。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

8、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8. 小说以病人为题,你认为此文的深刻含义是( )。A . 那位姑娘生病了,是个病人。 B。医院里病人多 。C. 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更需要治疗9在第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0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2分)11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二)珍惜弱点。8分(1)人皆有弱

9、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2)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3)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致使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

10、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 (悍然 毅然 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4)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至于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5)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

11、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7)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禅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死异地。珍惜自己的弱点

12、,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是 (抱憾 缺憾)之中的聪明。12请为文中、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13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一是 ,二是 。(2分)14第(3)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15第(7)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吕叔湘(6分)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

13、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

14、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其实,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16.根据第段,指出旧式教育的两大弊端。17.文中第段划横线的语句比喻什么?18.请写出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2种有效方法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三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合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