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787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总结---黄秀梨主编第3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学(第3版)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第四章 病毒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第十章 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第一章 绪论1、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0.1mm)的总称。它们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2、比面积:在一定体积条件下,体积越小,表面积越大。3、度量细胞大小常用单位是 微米 ,度量病毒大小

2、常用单位是 纳米 。4、肠道最多的菌类:厌氧拟杆菌 ;乳酸菌 ;大肠杆菌 。5、罗伯特虎克看到 霉菌 。6、H5N1表示高致病性禽流感,H血凝素,N神经氨酸酶。7、胚种学说:生命来源于生命 。8、试述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 列文虎克-自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观察到了一些细菌和原生动物,当时称为“微动体”,首次揭示了微生物世界。 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将病原菌减毒,使其转变为疫苗;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等。 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发明固体培养基,并建立通过固体培养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用自创的方法分离到许多病

3、原菌,如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提出了“科赫法则”,即证明某种微生物为某种疾病病原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如细菌鞭毛染色法、悬滴培养法、显微摄影技术等。9、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形态微小,结构简单;代谢旺盛,繁殖快速;适应性强,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基因组小;多数为无性繁殖,可人工培养等。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1、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 periplasm) :又称壁膜间隙。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宽约1215nm),呈胶状。2、孔蛋白(porins):是由三个相同分子量(36000)蛋白亚基组成的一种三聚体跨膜蛋白

4、,中间有一直径约1nm的孔道,通过孔的开、闭,可对进入外膜层的物质进行选择。3、间体(mesosome,或中体):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多见于革兰氏阳性细菌。4、羧酶体:是指某些硫杆菌细胞内散布者由单层膜(非单位膜)围成的多角体,其内含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它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作用。5、聚-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ate, PHB)颗粒: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折射的、单层膜包起来的、大小变化很大的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6、异染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又称迂回体,是一种多聚磷酸盐(PP)颗粒,是与脂质

5、和蛋白质相结合的多聚偏磷酸盐,可能含有Mg2+和RNA,常在核酸合成受阻时产生并积累。7、藻青素(cyanophycin):一种内源性氮源贮藏物,兼有贮存能源的作用,通常存在于蓝细菌中。8、芽孢(endospore或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9、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10、菌毛(fimbria,复数fimbriae):长

6、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11、性毛(pili,单数pilus):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12、糖被(glycocalyx):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13、菌落(colony):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14、菌苔:是指

7、在一个固体培养基(试管或培养皿上)经划线培养的许多菌落连成的片状形状。15、克隆(clone):由一个细胞发展而来的纯种细胞群落。16、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是一大类形状极为多样(杆状到丝状)、高含量(G+C)mol%(60%70%)、多数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极强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17、粘细菌(myxobacteria):又名子实粘细菌,是一类具有最复杂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史的原核微生物。18、蛭弧菌(Bdellovibrio):寄生于其它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弧菌,其行为类似噬菌体。19、抗生素: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8、,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在低浓度时就具有抗致病菌、抗肿瘤等活性。20、异形胞:是指蓝细菌细胞的一种特化形式,分布在丝状体的中间或末端,较营养细胞稍大,色浅、壁厚、数目少而不确定,是有异形胞蓝细菌固氮的唯一场所。21、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22、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23、衣原体(Chlamydia):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24

9、、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群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是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25、螺旋体(spirochaeta):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26、常见的细菌有3种基本形态,分别为 杆状 、球状 和 螺旋状 。27、度量细菌细胞大小常用的单位是 微米 ,用符号 m 表示。28、 迄今所知,最小的细菌是-纳米细菌(直径50nm),最大的细菌-纳米比亚硫磺珍珠菌(0.75mm)。29、细菌细胞机械裂解的方法有:超声波法 和 高压 。30、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蛋白质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脂多糖 。31、酒曲中主要成分是 霉菌 。32、支原

10、体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 甾醇 。33、细胞膜蛋白质(包括酶)主要以两种形式同膜脂质相结合:内在蛋白(整合蛋白)和 外在蛋白(周边蛋白)。34、链霉素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 30S亚基 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对人体无害。35、元素硫颗粒是 硫源与能源 的贮藏物,磁小体是细胞内 Fe3O4 的结晶体颗粒贮藏物。36、气泡(gas vesicle)的膜只含 蛋白质 ,故只能透气而不能透过水和溶质。具有调节细胞密度而使细胞漂浮在水中的功能。37、鞭毛由 鞭毛丝 、鞭毛钩 和 基体 3部分组成。鞭毛的生长是从 尖端 开始生长的。38、细菌以 推进方式 做直线运动,以 翻腾形式 做短促转

11、向运动。39、已知至少有两类性毛(丝): F性丝 和 I性丝 。40、细菌的其他休眠状态的结构:孢囊(cyst)-固氮菌属产生,不是完全休眠的;黏孢子-黏球菌产生;蛭孢囊-蛭弧菌属产生等。41、菌落和菌苔的应用:菌种的分离与纯化;菌种的鉴定与保藏;微生物的选种与育种;菌种的计数与测定等 。42、 芽孢特有的化学物质- 吡啶二羧酸(DPA)以及大量的Ga2+,两者结合成吡啶二羧酸钙(DPA-Ga) 。43、芽孢的萌发过程分为 活化 、出芽 和 生长 3个阶段。44、芽孢抗化学药物能力主要是由于芽孢衣的不通透性以及其原生质的高度脱水状态所致 。芽孢的抗辐射性与其 芽孢衣中富含二硫键的氨基酸(如半胱

12、氨酸)有关 。45、放线菌菌体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分为3类: 基内菌丝 、 气生菌丝 和 孢子丝 。46、放线菌主要通过 横隔分裂 形成 无性孢子 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液体培养基中放线菌也可借 菌丝断裂 的片段形成新的菌体。47、粘细菌区别于其它原核微生物的最主要标志- 能形成子实体 。48、试述几种细菌细胞壁缺损型的名称及其应用价值。(1)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指在等渗溶液中用溶菌酶完全脱去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所留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脆弱细胞。 应用:易于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2)球形体(sphaeroplast):是

13、指在有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缺损型细胞。 应用:细胞壁成分及功能研究。(3)L型细菌(Lform bacteria):是指一种因自发突变而形成的细胞壁缺损的细菌,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 应用:在遗传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等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4)支原体(Mycoplasma):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应用:原核生物细胞壁进化研究。49、比较革兰氏阳性菌G+与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主

14、要成分肽聚糖、磷壁酸肽聚糖、脂多糖肽聚糖层数,壁厚度20,2080nm23,1015nm外膜无有周质空间窄宽孔蛋白无有革兰氏染色原理: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有关。革兰氏阳性菌 肽聚糖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煤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 的肽聚糖含量与交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壁较薄,壁上的孔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

15、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易脱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细胞呈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50、简述糖被的种类及其功能。3类:(1)荚膜或大荚膜 ; (2)微荚膜 ; (3)黏液层 。功能:保护作用:因富含水分,可保护细菌免于干燥;能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致病功能:糖被为主要表面抗原,它是某些病原菌的毒力因子。贮藏养料:糖被是聚合物,可以在营养缺乏时动用。51、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一端单毛菌,如霍乱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一端丛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等;两端鞭毛菌,如蛇形水螺菌和深红螺菌等;周身鞭毛菌,如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丙酮丁醇梭菌等;侧生鞭毛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52、简要描述细菌芽孢形成过程,绘出芽孢细菌的结构图并简述其抗性及抗性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