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77277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2三、报告编制依据4四、主要结论4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7一、项目提出的背景7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三、产品关联度分析13第三章 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15一、市场需求预测15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28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2一、项目建设地址32二、项目建设条件32第五章 技术、设备与工程方案37一、设计指导思想37二、主要设计原则37三、工艺方案38四、设备方案47五、工程方案51六、总图运输62七、公用工程方案65第六章 原材料供应89一、原材料供应89二、燃料和动力供应90第七章 环境保护91一、编制依据91二、建设条

2、件91三、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94四、环境绿化94五、环境影响评价95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96一、设计依据96二、防护保护原则97三、防范措施98第九章 消防102一、设计依据102二、设计范围及依据102三、概述102四、总图消防102五、建筑消防103六、消防给水110七、电气消防118八、消防管理119第十章 节 能120一、设计依据120二、建筑单体节能设计120三、电气节能121四、 给水节能121五、暖通节能122第十一章 建设进度与组织机构123一、建设进度123二、项目实施管理124三、组织机构12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6一、投资估算范围126二、投资估算依据126

3、三、计算期126四、项目投资127五、资金筹措131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132一、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132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132三、成本费用估算133四、盈利能力分析135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136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37七、不确定性分析137八、财务评价结论141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142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42二、风险程度分析142三、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143第十五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45第十六章 结论及建议146一、结论146二、建议147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大排量运动休闲动力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项目(二)项目地址:重庆晏家工业园区

4、(三)项目业主单位:重庆环松工业集团公司(四)法人代表:李松(五)项目性质:新建(六)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67954,配套建设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等辅助设施和给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割草车、雪橇车、多功能农用车(UTV)、250至700大排量全地形车(ATV)、高速摩托艇共计15万辆的能力。(七)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2005年9月28日至2009年9月28)。(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为56550万元。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6550万元,其中业主自筹31550万元,贷款25000万元。二、业主简介重庆环松工业集团公司创立于19

5、88年,现注册资本金5700万元,员工2500余名,截止2005年末资产总额为37438万元,是一家大型集团化民营企业。集团主要从事摩托车整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公司总部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石堰工业园区内,占地200余亩,拥有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国际标准现代化厂房。总部设有总装厂、发动机厂、通机公司、摩配公司、涂装厂、注塑厂等六个生产单位。有4条整车生产流水线、2条发动机生产线、2条通机生产线。具备生产摩托车整车50万辆,36CC400CC排量发动机60万辆,车架油箱等金属摩托车配件40万套,塑料件60万套,及其相应的涂装生产的生产能力。集团公司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年销量已

6、突破30万辆。集团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及质量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3C强制认证。产品获“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2005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生产准入考核并全面实施了欧排放标准切换,是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公告目录摩托车生产企业。近年集团公司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趋势,把握加入WTO的绝佳机遇,坚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公司先后自主开发了50多款摩托车、全地形车及发动机,其中27项获国家专利证书,产品畅销美国、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全球主要的全地形车、摩托车消费市场,市场信誉极佳。为适应公司快速增长

7、的出口业务需要,公司积极开展了美国、欧洲多项产品认证。公司目前大部分出口产品都通过了E-MARK、EPA认证。公司银行信用良好,为AAA级。法人代表简历:董事长李松:男, 47岁,1959年9月19日生于浙江省玉环县坎门镇,现任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作简历:1983年至1986年李松在玉环红旗机械厂任车间主任;1986年至1988年在玉环交通机械厂任生产副厂长;1989年来渝,至1992年在重庆市渝浙轻工机械厂任厂长;1993年至1996年在重庆市盘龙汽车配件厂任厂长;1997年至2003年5月在重庆环松工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6月继任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

8、司任董事长。李松董事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在他的带领下,环松集团在18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工厂发展为现在资产数亿元、员工上千的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同时,李松董事长还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他的领导下,公司从单一的摩配件加工到现在摩托车、割草机、雪橇车、沙滩车、发动机、发电机组、摩托车零部件等全方位的产品结构模式。三、报告编制依据1、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原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5、国

9、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四、主要结论本项目属于自主创新项目,环松公司现有多种产品的生产专利,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国外,环松公司生产的同类型的产品是国内唯一的;本项目的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原材料利用率高,是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提升产品档次、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扩建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割草车、雪橇车、VTA多功能农用车、250至700大排量全地形车ATV、高速摩托艇共计15万辆的能力,不仅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带动本地有关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当地财政作出贡献,因此,本项目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10、益。研究表明,实施本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1,1-2。表1-1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 位数 据备 注1总用地面积m2664667 2总建筑面积m2367954 3项目总投资万元565503.1 其中:建设投资万元483453.2 建设期利息万元3205 3.3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000 4资金筹措万元56550 4.1 其中:企业自筹万元31550 企业自有资金4.2 银行借款万元250005设计生产能力万辆156年销售收入万元112340正常年份7总成本费用万元88519正常年份8所得税万元5736 正常年份9年净利润万元17209

11、正常年份10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8.72 11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万元6428512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年5.9 含建设期13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2.95 14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38476 15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6.5 含建设期16总投资收益率%35.93 正常年份17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54.55 正常年份18盈亏平衡点(BEP)%41.94%表1-2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建设用地面积6646672总建筑面积367954办公楼地下面积698 3其中:生产车间311172办公及其它56782地下面积698 建筑基底总面积3158544道路及广场面积9000

12、05绿地总面积1799896容积率0.557建筑密度%47.528绿地率%27.089停车泊位数辆13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继2006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接近11%之后,中国第二季度的GDP还是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4%。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三贸易大国,每年的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价值约1.4万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20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的顺差预计将超过1500亿美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1%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保持16%左右的增长速度。 我国汽车、摩托车行业经过4

1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摩托车生产量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达335.1万辆,超过日本,首次跃居世界第一;1997年突破千万辆大关,占当年世界摩托车总产量的43.6%。但近年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国际主要竞争对手把产品放到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形势相当严峻,所以创造或引进企业的核心竞争技术,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策略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重庆在“十一五”期间将摩托车产业要努力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形成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研发能力,注重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占领高端摩托车消费市场,主导车型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当期国际水平,形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国内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技术水平领先的“摩托车之都”。力争2010年摩托车产销量达到900万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性采购,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在这一背景下,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国际市场对割草车、雪橇车、高速摩托艇、大排量全地形车(ATV)等产品的需求,经过多轮慎审的市场考察,在国内设计、研发、制造割草车、雪橇车、高速摩托艇、大排量全地形车(ATV),并将产品的98%出欧、美、中东及东南亚国家。以上各种类型的产品将用在部队和公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