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7696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水穿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滴水穿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滴水穿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学设计一、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疏通课文. 3).划出课文的段落,并能大体的说出每一段的意思.二、教学课题 滴水穿石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写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文人、科学家如何克服主观和客观的困难,而不屈不挠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那么滴水穿石这篇文章是对前几篇文章的主旨的形象化的阐述和提炼。通过介绍一种自然朴素而又极有蕴含的自然奇观:微小

2、的水滴长年累月的滴在同一个地方,终于滴穿了石块,来形象的向世人阐述人类成功发展的一般规律: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从而给予我们以深刻的精神支持。三、 教材分析本文的显著的特点是先介绍一种自然奇观,了解这种奇观形成的原因和结果,然后再引申到精神的层面,最后进行例证,列举出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那些名人是如何以“水滴”的精神来成就伟业,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水滴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雨水的目标不专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加深了对“恒”的精神的感悟。末,以警示通言的形式进行全文的总结,本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四会生字:纲、谋、贩、恋、权、勉。并理解“孜孜不倦、顽石、滴穿、炉火纯青”等词语在本文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有效率的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养成默读的习惯。2.初步学会本文的写作的模式:自然奇观悟出道理事实例证总结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解读,认清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以此来激励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树立目标,坚持不懈,直至成功!教学重点: 通过解读本文中的励志的故事,使自己受到心灵的熏陶和震撼,并激发自己勇敢的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并取得胜利。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在写法上的一般特点:自然景观悟出道理事实例证深化总结。四

4、、 教学方法 设计理念:本课语句通俗、流畅,道理浅显深刻。本着学语文就是学文化的这一导向性的原则,可以通过编童话、拓展延伸等方法逐步推进。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和感悟。1.创设通话情景,将教材中水滴拟人化,然后激发学生想像,和水滴对话。从而从人性的角度来感悟水滴的不平凡。2.拓展延伸。教材中列举出了三个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在感悟的同时,教师可以用举一反三、联想类比的方法来增加感知的广度和深度。3.结合课文,回归自我,谈谈自我的生命的状态。五、 教学过程(一),细致入微、再品佳作。 师:板书“看”,问:带有看的意思词语或者成语,你知道有哪些? 生 思考片刻,指名回答。 教师呈现总结好了的

5、小黑板: 观察 盯 远望 眺望 仰望 俯视 窥视 目不转睛 探望 瞭望 师:还有补充的么?指名回答。 师板书:观察。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怎样的一种看? 生: 指名回答 师:你最近有没有观察过一种自然现象呢? 生: 【百度搜索】黄果树瀑布照片: http:/ =201326592&lm=-1&cl=2&word=%BB% 莫高窟照片:http:/ 1&fr=&fmq=&pv=&ic=0& 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 0&word=%C4%AA%B8% DF%BF%DF%CD%BC%C6%AC&s=0&oq=%C4% AA%B8%DF%

6、BF%DF&f=3&rsp=1#师:那么通过阅读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果树瀑布、怎样的莫高窟?多媒体呈现这两处人文景观的图片(二)、过渡承接、纳入新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它没有“银雨洒金街”的壮观气势,也没有莫高窟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它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普通,却又那么的令人深思。它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1.呈现黄果树瀑布的图片【百度搜索】http:/ imagedetail&word=%B5%CE%CB%AE% B4%A9%CA%AF%B5%C4%CD%BC%C6% AC&in=24208&cl=2&lm=-1&pn=110&rn=1&di=42333755

7、250&ln=2000&fr=ala0&fmq=&ic =&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2.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呢?3.自读第一段文字,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4.引导思考,这石洞里的水滴具有怎样的一种力量?板书:持之以恒,日雕月琢,5.思考:“日雕月琢”是什么意思?滴水的杰作是什么呢?6.这种品质用一个字来概括:恒。想想哪些自然现象还具有这种恒的力量呢?7.回归自我:你在哪个方面具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呢?8.教师赋予水滴以灵性,让学生扮作水滴,师生展开对话。教师的问题是:A.水滴你好,你常年累月的在山洞里,不觉得寂寞么?B.水滴,你持之以恒的做一件

8、事情,不觉得生活很单调么?C.你能耐得住寂寞和单调,真是了不起,总结自己的优点。过渡语:你知道哪些人通过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神而取得胜利的呢?看课文的第二大部分。(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 A,指名读李时珍的句子,说说看,李时珍是总样的一个人, B,引导回忆夜宿古寺这篇文章,感悟李时珍的不辞劳苦的形象。 2.爱迪生。 A,指名读爱迪生的句子。思考:什么是“孜孜不倦”?“一千多项”说明什么? B,说说自己对爱迪生还有哪些了解? C,补充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资料。再次感悟爱迪生的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D.感悟“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的名言。 3.齐白石 A,齐读描写齐白石的

9、句子,理解“不教一日闲过”的含义, B,出示:你看,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么?理解“顽石”的含义,并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前后比较两种句式所表现的不同的情感程度。 (四)、拓展延伸。 1.师: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学问家荀子写过劝学篇。里面有一段话,很让我们难忘。 【百度搜索】劝学篇:http:/ http:/ baiduimagedetail&word=%CA%B7%CC%A9% C1%FA&in=7280&cl=2&lm=-1&pn=4&rn=1&di=16537656918&ln=200

10、0&fr=&fmq=&ic=&s= &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1 问:通过他的外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指名回答。教师提示:他叫史泰龙,美国著名演员,被称为美国“两大硬汉”之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硬汉”在哪些方面么?教师展示史泰龙和他的1850次的故事。【百度搜索】:http:/ A、默读这个故事,说说看,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B、如果别人拒绝你10次,你是什么感受?拒绝20次,30次呢? C、同学们,1850次说明了什么呢?史泰龙1850次给你什么启发?写下自己的感受。(五)、名言小结。 同学们,中国现代大文豪鲁迅说过一句话:我哪里是什

11、么天才啊,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工作上;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么,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能说出一两句激励自己的话么? A.生思考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言。 B.指名读读自己的名言。 师:你们说的很感人,好,让我们打开课文满怀深情的读读本文的最后一段话,(生读),再读一遍。 请同学们将这段话工整的抄写一遍。当你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困难的。六、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七、教后反思教案预设的很详细,但是上起课来,孩子们的思维的变化真的很快

12、,在和学生进行人和水滴对话这个环节时,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似乎很留恋我的预设,于是千方百计的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中,但是学生很被动,很不情愿。这个环节效果不好。当问到历史上有哪些人物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而取得成功时,学生很快说到了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等人。我的这个问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是历史,这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回忆和思考的空间,于是他们说出了文本以外的谈迁、司马迁、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这些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是多么的好啊,尤其是孩子联想到了三个神话故事,多么的神奇和浪漫啊。这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只有民主、和谐、师生共同参入、共同成长的课堂,才能创造出无限的感动和震撼。于是,我想到了要将这些精彩重新播放,再次回味,荡涤心灵!八、教师简介:省份:江苏省 学校:江苏省赣榆县黑林小学姓名:熊正佼 邮编:222132职称:小学一级 电子信箱;从教九年来,一直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论坛上,平日里积极撰写教学笔记,深刻反思和总结,形成了对母语教学的独特的体会,自己的教学的风格正逐步形成:自然、扎实、大气、平等、开放、生成的课堂教学风格是我的追求!走在教育的路上,执着着、勤奋着,定会开辟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