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75839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DOC 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策略的“奠基之旅”统编教材三上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例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学开放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在经历语文教学后的能力要求:由简单的学会知识上升到主动会学知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为什么要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因为不是每个人天生爱阅读、会阅读的,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策略,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自我监控等等

2、。统编本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低年级特别注意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学习运用初步的阅读方法。在中高年级课文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习惯和方法的培养、指导,并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材中独立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统编本教材结合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阅读活动中习得一些基础的、有用的阅读策略。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史上的一大突破。(从三年级开始,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阅读监控)教材其他阅读策略:默读、复述、看图讲故事.二、统编教材三上阅读策略单元“猜测与推想”教材

3、解读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材的编排。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从单元整体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从宏观上把握单元教学要素并组织实施的教学方式。基于这样独具匠心的教材编排特点,了解了整个单元的篇章结构,我们如何来使用它,如何实现层层递进,实现“预测”阅读策略的有效形成,并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呢?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这个单元教学的一些尝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其特征为:无体系的阅读方法。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根据文本的线索、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 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

4、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但是,预测不等于乱猜,台湾学者赵镜中先生认为预测不是没有根据地猜,而是依据线索地猜。依靠后续的阅读,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形成新的假设继续阅读。预测不仅仅是单一的假设,还要有不断的自我检验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呈阶梯式上升的。三、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1、激活原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5、,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如课前“猜猜猜游戏”,1,454,55开课先不出示课题,让学生预测老屋会不会倒下等)呈现课文所反映的场景及与之相关的学习情境,以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兴趣,为展开阅读获得必要的动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使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2、充分呈现学生推想的过程,丰富认知图式。既然推想是猜测推断,它就必定有一个思维推理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并让学生呈现推想的过程。当一个人的认知图式越丰富,你的阅读就会更顺畅。策略下面有更下位的具体方法(一) 联系细节线索,预测故事

6、情节预测策略单元的课文都是有明显情节、线索的故事性文本,即让孩子们根据前文的线索,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预测的目的不在于猜想的对错, 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到自主阅读中。如:根据题目、插图、关键词句等预测文章情节。 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到自主阅读中。(题目,插图830920联系上文:11,1011,40 关键词“偶尔”24,2025,40)从阅读素养的角度看,这堂课的训练兼顾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猜内容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提取信息来帮助想象,因此,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其次,结合自己

7、的想象,大胆猜想实际上是对文本信息内化加工的过程,有助于提升信息理解能力。(二)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文章内容读者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预测。当然,这里的预测不是没有根据的,必须通过一定的线索,否则就会偏离文章的内容、主旨,无法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线索,结合自己的现有经验,抓住文章主题进行预测,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文章的主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孵小鸡16,3017,20、蜘蛛才会织网捉虫19,5521,37等)(三)联系知识经验,预测文章结构与生活经验相同,大脑中的知识储备也能够帮助学生做出预测,理解文本。作为三年级的学生,

8、阅读能力较低年级有明显的发展,并且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形成了初步的知识体系。在阅读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帮助理解文本。(如:三次反复29,1530,50)再比如看看这份学生的阅读批注。学生应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时,体会到课堂的充实性:他们在不断地驱使自己找到真相,在找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线索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测,思考文章的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发展趋势,最终达到理解文章、思考文章的目的。对未来,学习写童话故事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然,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好表达的范例:我读到 ,就猜到了 ,因为 。在精读课文学习口头表达,在略读课文中练习表达。3、善待学生的“错

9、误”,尊重学生的个性推想。因为预测是一种猜测推断,这种猜测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初步感受理解基础上的,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去推想课文中的有关词句的意思,而学生个体先前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认知积累是有差异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推想不仅各不相同,而且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否定推想呢?建构主义提出了“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犯些错误是应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宽容、善待学生推想中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个性推想。这其实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还未建构新的认知图式,

10、但学生各种不同的认知图式又互为刺激,为同化、顺化提供物质条件。因此,这时的教师只能作为一名组织者,而不是裁判员,不以正确和错误来判别学生的知识经验,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推想。如图:4、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激发学生自我修正建构主义认知观、发展观告诉我们,儿童在缺乏学习指引时所发展的认知程度(实际发展水平),比用适当的指引帮助他发展认知时的程度(可能发展区),相差一段距离,所以给予儿童适当的指引,可以帮助他的认知程度发展到某个阶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个引导者的角色。(如:修正33,2536,30)。经过教师这一引导,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后,激起了学生原来认知图式上的冲突或不平

11、衡,学生发现自己最初的推想有些是错误的,而“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里,顺化就表现为学生的一种自我否定,从而调整推想,消除错误,并把所得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这又让学生经历了错误,并通过自我否定的行动,顺化他已有的课文中关于做有用人的知识,然后把经过再次调整推想新经验同化到认知结构中去。5、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尝试运用A.预测策略阅读实践活动的分解精读课文后拓展猜封面(37,2339,40)略读课文后拓展猜题目(24,2826,42)B.三年级下册预测阅读策略运用例举在实际的阅读中采用多种策略配合的方式在此,阅读策略也不是独立运用的,有时会有交叉或多种策略综合运用。

12、如(连结策略,与书中的连结、和另一本书的连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连结、和生活的连结。视觉化:将文字图像化、情境化,创造心象。)当然,预测策略作为阅读策略中的一个分支,仅以本组单元文本为例,因此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配合的方式,如:预测策略和连结策略、图像化策略等相结合,以达到取长补短、互补共进的教学目的。预测必须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将正在阅读的内容与自身发生联系,也就是使文本与读者联结、文本与生活联结,以此帮助读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预测策略通常和联结策略具有紧密的关系,预测策略需要联结策略的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本单元使用的思考: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由此可见,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能力是语文阅读课的目的。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很重要,除了预测策略外,还有很多新颖有趣的阅读策略, 这些策略使阅读活动变得立体,变得更加精彩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