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感觉统合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早在 1972 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爱尔丝博士)就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其代表作为《感觉统合失常学》感觉统合就是机体有效地利用自身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 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 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 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 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虽然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重心不稳,容易跌倒或撞墙* 咬手指或无法戒奶嘴* 动作笨拙,难以完成像折纸和使用剪刀等精细操作*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任性,脾气暴躁*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迟缓* 粘人、爱哭、怕生* 对高度缺乏危险意识,痛觉不敏感*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讨厌被触摸,容易吵架等等。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 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 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 得明显示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 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日 本、台湾等地从 70 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了这一训 练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 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解决3-14岁儿童学习能力障碍人类大脑有 140 亿个神经细胞,分为 100多万个感觉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视、听、嗅、味、 触、重力感、摩擦等,使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经由大脑的感觉区协调、 整合、统一后做出正确的反应即为感觉统合反之,如果出现障碍,行为上将会出现一系列症候群,即 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感统理论由美国南加洲大学Dr.J.Ayres (爱尔丝博士)于1972年首次提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学习障碍?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是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厌学、害怕去幼儿 园;无耐心、做事有始无终;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差,做作业故意磨蹭;这些儿童经医院检查身体并无 器质性病变,而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智能发展又明显不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人体的三个主要感觉:一般概念能理解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然而,人类生存 实际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感觉是——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触觉1) 前庭平衡觉:前庭平衡系统由内耳的两个前庭的接收器、脑干、小脑、前庭神经核组成,和大 脑有密切的关系;人体利用内耳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 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人一生中对重力会有持续的信息输入,如果缺乏重力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现象,无法判断 距离和方向前庭功能随时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使我们的眼球移动平稳视觉信息有意义;前庭神经会将信息 传到身体各个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将肌肉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使我们 保持适度的清醒2) 运动觉(本体觉):是指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 感觉,也是大脑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运动觉是人的一种深度感觉,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应变能力。
运动觉成熟最慢最晚,和胎位有关3) 触觉: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1、前庭平衡失调(1)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 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 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2)视觉感不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 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 常抄错题抄漏题等3)听觉感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2、本体感失调(1)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 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2)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 绳和拍球等3)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3、触觉失调(1)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 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 脾气暴躁。
2)痛觉过分敏能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少动、孤僻、 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1、孕期失误(1)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2)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营养不良孩子先天不足(3)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如好食烟、酒、咖啡、等使脐带毛细血管萎缩,使胎儿获得的营养减少 孩子出生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4)胎位不正、剖腹产不能形成重力感5)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度兴奋或悲伤状态2、抚育不当(1)从没有让孩子适时爬过,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2)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3)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心肺功能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甚至语言表达差4)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问题心理训练的一种表现为游戏)3、教育有误(1)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2)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集体教育追求教育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幼儿3)过早进行认知教育(读书、写字等专项技能学习)。
4)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率,要求过高,限制过多5)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爱尔丝博士指出: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差、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儿童天生都是天才,感统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协调出现障碍,许多优秀的方面却表现不出 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有的孩子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了却很一般,就是这个道理★感统失调的孩子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上 课走神,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成绩一般或很差,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吃力★感统失调的孩子到了青年期变化明显,有的智商很高,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社会却无法适应, 很多方面发挥不出来,工作能力、交际能力出现困难,甚至终生受限、埋没于社会★感统失调的孩子外在表现都很正常,因此很难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感统失调的孩子 10 岁前通 过训练很容易纠正,一旦超过 13 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如何?儿童要达到百分之百的感觉统合是非常困难的儿童感统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得 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儿童感统训练就具有了其实际意义。
感统训练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机体学习能力,即让孩子在玩乐中通过专门的训练器械,达到刺激孩子 前庭觉、本体感、视觉、触觉、听觉的发育,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 达到儿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从而促进身体机能 的协调发展,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真正起到潜能开发的作用目前,感统训练在美国普及率几乎达到了 100%感觉统合训练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是 4-12岁的儿 童国外报道该训练持续时间至少半年,目前国内主要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应用该项目训练治疗注意 力问题、动作不协调、运动能力差、学习困难、胆小害羞及攻击性行为等,效果明显尽管感统理论引入到中国才是近几年的事,但其理念已经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 长所认同和接受,许多孩子的人生将因之改变从实践的角度看,抓住行为敏感的关键时期进行专业的 感统学习,早期的训练往往是效果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