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7377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农业技术指导员考试练习题2农业知识二一、选择填空。(每题2分,共30分)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为主。A、行政督导 B、民间互助C、朝廷拨款 D、民间结社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D、科技成果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各种“磨损” B、推广方法不当C、市场变化 D、推广体系不健全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D

2、、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C、个性心理特征 C、行为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B、辅助性言语沟通C、类语言沟通 D、有声沟通8、农业推广体系是()。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A、个体和群

3、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10、下列三项选择中()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11、下列中()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A、

4、感兴趣阶段 B、初始阶段C、准备试用阶段 D、推广阶段13、()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B、农民亲自操作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的一种。A、应用文 B、论文类C、报告类 D、科普与综述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A、时效性与简洁性 B、形象性与真实性C、科学性与真实性 D、形象性与简明性参考答案答:1、A2、C3、A4、A5、A6、B7、A8、A9、A10、B11、C 12、B 13、A 14、C 15、C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与

5、()、()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2、在 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和()。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包括()。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引发(),()支配()。6、根据 Bf(P, E)公式,农民行为受()和()共同影响。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和()四大类型。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和()。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或(),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思想和()原则。11、“既开方又抓药

6、”是()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不要用()代替结论。参考答案答: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3、最高纯收入(利润)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某些偏见影响了正确的认知5、需要,动机,动机,行为6、个人特性,外界影响7、人际沟通,大众传播,组织沟通,非语言沟通8、辅助性语言沟通,类语言沟通9、管理与监控,反馈与执行10、基本组织形式,途径,基本指导,策略11、技物结合12、新内容,操作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1、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

7、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2、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3、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4、“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人员的职责。()5、“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参考答案答:1、2、3、4、5、四、问答题。( 30 分)1、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 9 分)参考答案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三个基本观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机,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2

8、)人的需要都有其轻重的层次,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又出现,又需要满足;(3)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中,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层次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即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符合一般规律,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的精神世界对行为的特殊作用,例如,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连生存的需要都置之不顾,而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后代,为了解放他人而追求更高的需要。2、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 9 分)参考答案提示:解答该题时应具体说明无声沟通四种主要具体形式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和时空环境的含义,这需说明目光语的五种作用;体态语中手势的动作变化;七种面部表情,体态与人体触摸的含义;时空环境中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的具体意义。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12 分)参考答案提示:先完整准确地解答六条业务素质要求,然后分条具体说明握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具体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