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7314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听课记录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授课教师班级听课时间 2019年月日第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y=0 时,自变量x的值,它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求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例1 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探究2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思考:(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

2、a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探究3 利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估算下一元二次方程x2-2x-2=0的两根是什么.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广东中山中考)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同号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1.教材P28第13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评价及建议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分式的乘除授课教师班级听课时

3、间 2019年月日第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一、课堂引入计算(1) (2) 二、例题讲解(P17)例4.计算(补充)例.计算(1)=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判断运算的符号)=(约分到最简分式)三、随堂练习计算(1)(2)四、课后练习计算(1) (2)评价及建议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分式方程授课教师班级听课时间 2019年月日第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一、课堂引入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二、例题讲解(P34)例1.解

4、方程(P34)例2.解方程三、随堂练习解方程(1)(2)(3)(4)四、课后练习1解方程(1) (2) (3) (4)2X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评价及建议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授课教师班级听课时间 2019年月日第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四、课堂引入创设情境: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对比,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猜想。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两个实数平方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中

5、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2(P82探究)证明: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注意命题证明的格式,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写已知求证。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只知道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六、课堂练习1判断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命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边是另一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如果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七、课

6、后练习,1叙述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如果a30,那么a20;如果三角形有一个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条线段一定相等。评价及建议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等腰三角形授课教师李琼芳班级132听课时间 2019年 11月 12日第1 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一、 回顾.提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判定.二、 新授课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75,完成课本上的探究.1) 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2) 教师口头讲解探究过程;3) 提问:折完后,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图1)得到:ABDACD AB=CD

7、B=C BD=CD图11=2ADB=ADC=90最终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板书:性质1:等边对等角性质2:三线合一强调“三线合一”的“三线”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举反例:折底角的角分线,说明等腰三角形其他边上的三线不重合.4) 证明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后,学生分组分别添加三种辅助线来证明性质1.三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简单点评,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证明方法.5) 证明性质2.教师口述证明过程.三、 例题讲解已知:如图2,在ABC中,AB=AC,ADBC于点D求证:BE=CE利用性质2的证明步骤.四、作业布置评价及建议一、课本的探究简单易行,课堂上探究

8、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轴对称、全等的知识顺理成章完成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完成了知识的过渡,也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是一个很有效的研究工具.二、由学生根据所折图形得到的信息,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一过程自然连贯,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所举的反例十分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这一性质的理解.三、性质1的证明过程中,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均有涉及,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方法,详略得当.四、性质2的证明可以认为是性质1证明的延续,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对这部分内容采取简单口头讲解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重复.听课记录科目数学课题授课教师班级听课时间 2019年月日第节听课人向中伟教学内容评价及建议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