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声甘州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7295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八声甘州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柳永八声甘州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柳永八声甘州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永八声甘州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八声甘州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永八声甘州范文这首词关于他乡做客叹老悲秋中的主题,在诗人所在的时代是 非常有意义的。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 人的心情。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 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 正恁凝愁!【注释】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一个凄清的秋天。 霜风凄紧:秋风凄凉紧迫。霜风,秋风。是处红衰翠减:到处花草凋零。是处,处处。红,翠,指代花 草树木。渺邈:遥远。淹留:久留。颙望:抬头远望

2、。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 家的船。争:怎。【背景】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 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 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 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赏析】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 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 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

3、循声高 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 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 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 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 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 “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 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

4、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 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 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 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 交集的复杂心理。“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 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 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 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 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

5、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 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 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 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 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 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 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 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 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 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