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7171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结识: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时期最基本的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毕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的信息时代发展,小学生的思想也逐渐趋于复杂,虽然国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发展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问题。由于小朋友普遍缺少认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得到对的的引导,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例如敏感、自卑、嫉妒、厌学、叛逆、易冲动等。上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会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健全的人格,严重的会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小学心理

2、健康教育实行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引纲要,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广泛进一步开展,促使这项现代教育活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行方案: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她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

3、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结识,心理素质逐渐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别,根据不同窗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足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别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避免、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肋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

4、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也不能当作是各学科的综合和思品课的反复。它与学校德育工作有密切的联系,但不能取代德育工作。要保证心理健康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辅相成。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与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足开发她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积极性,协助学生树立在浮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增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她们心理健康的多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抱负,有道

5、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涉及: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知识,理解简朴的心理调节措施,结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常识。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有筹划地开展活动课或专项讲座。涉及心理训练、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协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个别征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征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团队或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浮现的问题予以直接的指引,排解心理困扰,并将有关的心理行为

6、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协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给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变被动为积极;协助学生对的结识自己、协助家庭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结合新课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活动与班主任工作均要渗入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通学校和家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过家长、学校活动,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7、的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力量,创立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行具体内容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的进行。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有筹划地逐渐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怀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外出学习等培训活动,及总结、互相交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

8、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校规定全体教师增强意识、积极参与,学校将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 4、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科渗入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貌岸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将采用有效措施增进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学校的各科教育和平常管理中,成为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常态教育活动,规定各学科开展学法指引,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乐学、会学。规定教师充足地、故意识地运用教材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5、拟定工作重点,有

9、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根据各年段教育工作实际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低年级重要涉及:协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教师、同窗交往,在忍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谊。小学中、高年级重要涉及:协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节学习心态,提高学习爱好与自信心,对的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的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窗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学校将规定教师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以我校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需要为课题,开辟孕药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为了及时总结、提高和交流,规定教师每年写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分析,每位班主任每年至少开展二次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出一集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