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7150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训练之文言专题(共 6课时学生用)在小学阶段,我们其实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了, 进入初中以后,文言 文占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近年来,名校的小升初考试都会 命制文言文阅读的试题,而且难度越来越大。打好文言文学习基础,不仅有助于 我们在小升初考试中拿下高分,更为初中轻松学习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技巧归纳】学习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 理解、翻译文言语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技巧; 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文言诗词。【实战训练】一、朗读下列选文,读出停顿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1、 “汝” 这个

2、字,读音是 ,意思是2、 “吾”这个字,读音是 ,意思是梅、兰、竹、菊者,四君子也。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 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 盛。、你能为下列文段画出标点吗?1.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 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2.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问题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注释走:跑及:等到。 至:到文言小练习1. 古文中的“竞走”和现代竞走运动是不同的,“竞”的意思是,“走”在古文中的意思是 ,合起来

3、就是。2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3.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兔行速,中道而眠。速: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及: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功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辩。”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尔:你;毫:细毛,毫毛;文言小练习1. 五官中还有谁没有发言?请你替他说两句。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代言,你认为 哪一句更合文题?耳曰:“无我,主人岂知汝等所言?竟居

4、侧?”耳曰:“吾将众言传与主人,自当论功行赏。 ”2. 你能模仿文中五官说话的语气,和同学来一场角色扮演的对话吗?【自学练习】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河,渭:黄河,渭水。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邓林:地名,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 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 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

5、杖,化成桃林。文言知识文言文中的江、河一般指长江、黄河 文言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走:北:至:弃其杖,化为邓林弃: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3. 填一填夸父真能喝啊!他先喝干了 ,又喝干了,最后又想去北方,喝的水。可惜,还没到,就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家庭作业】1. 完成“自学练习”;2. 大声朗读并熟读本课的文言文;3. 背诵# / 35文言系列之实战训练一【技巧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多诵读, 勤背诵文言文富有韵律美, 熟读背诵有 利于培养语感,掌握朗读的节奏、语气、

6、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 , 从而形成能力。善归纳,多积累一一善于归纳总结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 句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解题。会用字典,学习写法。【实战训练】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u)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选自吕氏春秋注释 遽:立刻,赶紧,表示时间很紧迫;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 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

7、了吗?文言知识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融合各家 学说的名著。文言小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是吾剑之所从坠舟已行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2、分别指出下面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 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于:是:行: 若此:)( )的人物4. 刻舟求剑刻画了一个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注释至:等到。之:到去,往。度(duo )测量,衡量。乃:然后,

8、才。持:拿,带;度(du)量好的尺码。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罢: 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遂:于是。以:用。译 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 先量好自己的脚, 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 到 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他拿到鞋后,忽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 “我忘带 尺寸了。”匆忙返回家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 他回答说:“我宁肯相信尺寸, 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文言知识郑:春秋时代的郑国,郑国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 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9、文言小练习1.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欲买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何不试之以足?3. 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也”?4. 文中“之”字出现了五次,意思一样吗?至之市反归取之A而置之其坐 BC而忘操之 DE何不试之以足 【自学练习】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耒(I &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翼:希望。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

10、颗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 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 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文言小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兔走触株走:因释其耒而守株释:而身为宋国笑冀复得兔为:冀: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共工触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选自淮南子?天文。注释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颛臾:相传是黄帝的后裔。维:

11、绳子绝:断水潦(18):江河道路上的流水。焉:文中译为“这,这里”归:汇集文言小练习1.根据课文填一填和颛臾为了称霸打起来了。共工一怒之下,触动了。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着地的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移向西北;地向方向塌陷,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昔者: 争:天柱折,地维绝折: 绝:【家庭作业】11/351. 完成“自学练习”;2. 大声朗读并熟读本课的文言文;3. 背诵# / 35文言文系列之实战训练二【技巧归纳】 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比如“妻子” ,古义“妻”

12、 是指妻子,“子”是指儿女,合称妻子和儿女。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组词法,将 这个字组成词语来理解。【实战训练】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甚:很。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 见杨氏子的父亲, 可是父亲不在, 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 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 氏子马上回答说: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3、。 ”文言知识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言小练习1写出下列带点汉字的读音,并完成填空。孔君平诣果,是指 _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儿应;为2. “惠”是个通假字,通 , “甚聪慧”是说杨氏子 从文中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 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哪里?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 下之,窥头于牖(yeu),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 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汉)新

14、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时候的邑名,今 河南叶县)。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窥(kui):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施(yi)延伸。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他的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屋子内外雕镂装饰的也 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 叶公一见到真龙,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文言小练习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以:钩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闻:弃而还走弃:叶公子高好龙好: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与龙弃而还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失其魂魄,五色无主4. 用原文回答叶公平时的“好龙”表现在 叶公见了真龙的表现是 【自学练习】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