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虞美人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7066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虞美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虞美人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李煜的生平,知人论世。 把握词人及其作品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 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让学生在对诗词语言品析的过程中把握其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 借李煜词作了解其怀抱“赤子之心”作“天真之词”的特色,深刻地体会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1、 如何通过词眼来分析课文。2、 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 提高学生诵读和吟唱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适当采用讨论式和

2、启发式教学。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的形式完成。) 训练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深入思考的方式领悟词的思想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手段 PPT 配乐朗诵 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音乐邓丽君演唱虞美人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歌,不仅是用作者的眼泪铸成的,更是用作者的鲜血铸成的。因为作者在完成这首词后不久,就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因而也成了他的“绝命词”。这就是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虞美人。 虞美人 1、在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 2、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

3、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泣泪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词牌的由来 1、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便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虞美人”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2、虞美人成为著名词牌之一,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自主预学 知人论世,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政治无能,却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妙解音律,尤工于词。

4、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成就一生霸业,成为一代明主,反而沦为阶下之囚,为人所害。却因词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人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所以后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 虞美人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他的绝笔词。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

5、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 七月七日 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他生命的绝响。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一)诵读指导1.把握节奏: 根据情感的需要来进行节奏的把握 春花/ 秋月/ 何时了?往事/ 知/ 多少。小楼/ 昨夜 / 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 朱颜/ 改。问君/ 能有/ 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 向东流。2.找出韵脚: 了、少、风、中 在、改、愁、

6、流 押韵特点: 两句一换韵3把握整体的感情基调和局部的重音,.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低沉、凄婉哀绝; 声调:曲折有致局部重音: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月明中 向东流 (二)诵读训练1、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注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2、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体会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3、全班齐读诗歌 (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点评: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

7、,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合作探究 披文入情(一)把握情感: 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那么最喜欢哪一句?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词中哪个字最能概括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愁” “改”)(二)探究主旨:结合全词,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板书):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愁”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三)具体研习,(把握情感内容和艺术技巧)1、作者在这首词中写了哪些事物?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愁春水 2、这些景物融合了作者怎样的“愁”情?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

8、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A 、现在是阶下囚,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欢乐、自由。 依倨:小楼:被囚禁的小屋。相见欢里写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B、失去了尊严,受尽了屈辱。 依倨: 李煜一开始扬言殉国,拒不投降,后来还是降了宋。宋太宗侮辱他而封他为“违命侯”。 (解说: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9、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归纳 情感:往事之哀(叹),感慨万千(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 讨

10、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1、望月思乡 2、望月怀人 3、望月感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淮水东边旧时月,今夜还过女嫱来石头城(刘禹锡)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

11、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归纳:亡国之恨 悲愁满胸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 思乡之苦)(6)只是朱颜改A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 a、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 b、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c、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B/“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 欲语泪流 3、 前六句的结构如何?有何作用?明确:前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4、 这六句中哪些是写

12、“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5、 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学生讨论发言。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以乐写哀、设问。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四)賞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 2、 以春水来

13、比喻愁思,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 3、境界阔大,既写出了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写出了愁思如春水之不舍昼夜,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4、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分析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这是一种化帝王之愁为凡

14、人之愁的做法,这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否则的话,它就无法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读者。 尼采说:“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欢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 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的确,平庸的心灵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产生平庸的艺术,而那些伟大的艺术只会在绝望的心灵里诞生。 我们可能不会绝望,我们可能不会写出惊人的篇章,但是,热爱生活比一切都显得重要。让我们热爱诗歌热爱生活吧!小结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板书: 思想感情: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 写作技巧:对比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以乐衬哀设问 5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