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67466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四篇).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一、医师管理规范(一)医师医疗质量管理条例1、接诊制度门诊医师负责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开处方和治疗单,并介绍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各亚专业医师负责接待本亚专业住院患者。征询治疗师意见,确定治疗方案(包括康复护理目标、方案)、开医嘱、送交治疗单和安排患者到相关治疗室治疗并请治疗室在医嘱单上签字。安排患者每日治疗时间,并告之注意事项;亚专业住院医师不在病房是由值班医生负责。2、医疗安全制度医师必须向患者说明病情、诊疗计划及社保报销情况,签署自费协议书、授权委托书、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骨干节伤病患者知情同意书、瘫痪患者知情同意书等);对瘫痪、骨折、骨质疏松、老年、儿童等感觉

2、运动障碍患者必须在病历中强调专人陪护,以防跌倒、骨折、再卒中等意外事故发生。各亚专业医师每周一至五随上级医师对本组新入院、疗效差(由主管医师提出)的患者查房;周一至六早上对主管患者常规查房;危重患者随时查房;下班前再查房;每晚_点值班医师负责全科查房后方能就寝;星期日值班医师负责全科查房;各亚专业医师休假仍需执行上述查房制度,因故离开科室需委托他人代管;实施组工作制,各亚专业组医师按照分组带领本亚专业组相关治疗师,共同制定新入院和疗效差患者的临床诊断、功能诊断、康复治疗3.交班制度亚专业医师和值班医师必须参加每日晨交班;值班医师必须在交班本人记录本班特殊情况并亲手移交给下一班值班医师。每日交班

3、内容如下。(1)新入院患者主诉、病史、临床诊断、功能诊断(重点评定内容)、康复治疗目标和方法。(2)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变动交班。(3)因故临时停止治疗患者。(4)上述(2)(3)项交班对象是主管治疗师。4、修订医嘱制度各亚专业医师每日完成查房后,根据病情需要修订医嘱,并及时通知护士和相关治疗师实施。5、病情反馈制度熟悉主管患者的病情,及时了解治疗后反应,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及时将各种检查报告向患者和上级医师反馈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疗效差者,应_当天评定,并修订治疗方案,于次日实施。6、参与治疗制度医师查房、开医嘱结束后,到治疗室了解所管患者治疗情况,参与所管患者治疗,下午到本亚专业组外派治疗部

4、的相关科室查房。7、康复教育制度医师对出入院患者进行康复教育,交代出院注意事项。8、医疗组长排班制医疗组长负责医师、进修医师、住院医师排班,上班、值班和查岗以排班表为准;若有特殊情况需换班,需提前一天通知排班人员,持有代班人员签字同意的申请交主任签字认可后附在排班表上并更换值班人。9、医师质量保证基本程序医师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质量保证程序。(1)专题讲座日。每周一次,由主任统一安排。(2)读书报告日。每周一次,由主任统一安排。(3)定期康复评定:各亚专业管床医师,每周一次_本组评定,具体要求:对各组住院大一个月和疗效差的患者每周一次评估;各组新入院患者_小时内评定;各组出院患者,出院前_小时内评

5、定;各亚专业医生负责主持(主持人因故不在病房时,指定负责人),主管治疗师负责评定,并将结果记录在评估表和病历中。(4)病历审核制度。医疗组长负责审核所有病历,并负责签字。(二)医师行风规范管理条例1、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原则,对患者热心、耐心、细心、关心,禁止服务态度冷、硬、顶、拖,禁止推诿患者或咨询者。2、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实行首问负责制,禁止说“不知道”;坚持微笑服务、亲情化服务,禁止治疗时接听、拨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禁止上班看杂志、报纸、电视和坐姿不正,保持仪表端庄;禁止同患者、陪护或同事吵架。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守康复医学科医师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师病

6、房值班管理办法、医师二线值班管理办法、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处置管理办法和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办法。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禁止收受红包;禁止私自外出治疗;禁止与门诊或住院患者_等,因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5、强调团结精神、构建和谐团队。服从安排;禁止传播不利团结的话、做不利团结的事;禁止挑拨离间等。6、请假制度。请假必须具备书面手续并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提,除急救情况外,一律不得口头及电话请假。请假_天内,科内安排好工作,主任签字即可。7、监管办法。主任监管,主任有事不在则委托值班医生考核和记录。(1)每日定时打考勤.(2)每周抽查_次:主要抽查一周内迟到、早退等现象。对医师行风规范管理

7、条例中的内容进行一次抽查,并记录。(3)节假日、提前休和补休不记录,病、事假必须记录。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二)一、首诊负责制度二、病历管理制度三、病例讨论制度四、会诊制度五、危急病患抢救制度六、查对制度七、技术准入制度八、危重病患转诊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个接待病人的科室和医师称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2.首诊医师发现涉及他科的或确系他科的病人时,应在询问病史、进行体检,写好病历,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后,才能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科。3.凡遇有多发伤或诊断未明的病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4.如患者确

8、需转科,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负责联系安排。如需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医师向首诊科(室)的领导或医务部(外)汇报,并要落实好接收医院后方可转院。二、病历管理制度1.者病历由所在科室负责集中、统一保管,由病案室具体负责病历的归档、保存与管理。2.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医务部同意,阅后应立即归还,且不得泄露患者隐私。3.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科室时,应当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指定专人负责携带和保管。4.医务

9、部负责受理复印病历资料的申请。受理申请时,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5.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时,由医务部指派专人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封存的病历由医务部保管。三、病例讨论制度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1.病例讨论会。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2.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四、会诊制度1.疑难病例会诊。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并做好会诊前的准备。会诊时,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提出会诊要求,并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医师要对伤病员详细查体,结合有关检查资料,综合分析,明确提

10、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对会诊意见认真_实施。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两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3.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请随到。4.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5.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要有人参加。6.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

11、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单位,进行书面会诊。7.科内、院内、院外的_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_实施。五、危急病患抢救制度(一)抢救危重病人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情况决定抢救_工作:1.一般抢救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当班护士负责。2.危重病人抢救应由该科急诊主治医师和急诊护士长_抢救。3.遇有大批病人、严重多发伤等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医务部(处),由院_专科医师共同抢救。(二)急诊室护士应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遇有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主班护士和值班医师,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如吸氧、

12、吸痰、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三)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听从指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四)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要随叫随到,迅速参加抢救工作。(五)一切抢救工作均要做好记录,要求及时、准确、清楚、扼要、完整,并要注明执行时间。(六)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途径与时间等,护士要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并及时记录于病历上,并补开医嘱和处方。(七)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用完后应暂行保留,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八)一切急救用品实行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

13、期检查维修),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用后归放原处,清理补充。(九)病人经抢救病情稳定或需转入病房或手术室治疗者,急诊科(室)应派人护送,病情不允许搬动者,需专人看护或经常巡视,对已住院的急症病人应定期追踪随访,以利提高救治水平。(十)抢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总结。由急诊主治医师或护士长于抢救后总结:病员到院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_是否得力。医护配合如何。抢救中有何经验教训。六、查对制度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病历号(门诊号)。2.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3.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4.

14、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5.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七、技术准入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必须具备的条件:(1)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医学临床和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以及具有重要科学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理论研究。(2)学术思想先进、新颖,立题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结合医院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3)起点高,具有一定的研究工作能力,近期内可望取得成果。(4)课题设计合理,技术路线切实可行。(5)技术或项目的开展,具备人员、时间、设备等条件的保证。(6)已有明确结论的科研不再立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到医务部领取

15、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一式三份,将该技术项目的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标本采集、送检地点等逐一填写清楚,上报医务部_,并报请主管院长批准。3、新技术、新项目确定后,由医务部_召开专题报告会,由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4、申报市(厅)级以上的新技术、新项目,经院领导审批后,由医务部_专家论证,再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审批。5、申报时间:(1)国家攻关项目(五年计划重点项目)每五年一次,下半年进行。(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每年一次,1_月间进行。(3)_部招标项目,每_年一次,2_月间进行。(4)_部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每年一次,2_月间进行。(5)院科研项目,每年受理一次,1_月间进行。八、危重病患转诊制度(一)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危急病员,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报请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二)各省、市、自治区级医院病员(包括门诊病员)需转外地医院治疗时,应由所在医院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