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6729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讲解练: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3讲(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三年考情命题趋势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013福建2012全国新课标2011江苏1.趋势分析:(1)兴奋的产生与传递考查经常与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及异常分析相联系,以实验分析与探究的形式出现。(2)常通过实例分析考查动物激素的功能及其相关实验设计与评价。2备考指南:(1)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直观理解考点。(2)图解法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3)列表比较法理解各种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4)构建模型理解激素分泌的调节。(5)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能。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13全国大纲、四川、安徽2012山东、浙江20

2、11浙江3.人脑的高级功能2013福建2011广东、海南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012海南、安徽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2012江苏、天津2011海南1哪种部位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2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传递信号的物质分别是什么?考点一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下列关于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2013江苏,19D)B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2013全国大纲,1C)C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012海南,14B)D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2010全国新

3、课标,5D改编)自主尝试_【链接提升】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特点:双向传导。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2)原因分析图示:解读:a点:静息电位,内负外正,K外流;ac点:Na内流,逐渐形成动作电位(内正外负);ce点: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K外流,Na被泵出膜外;e点:静息电位。(注:Na内流的离子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静息电位时K外流的离子运输方式也是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产生与传递(1)过程: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2)特点:单向传递。(3)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突触小体是指上一

4、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部分,是突触的一部分。兴奋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在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由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5)同一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6)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7)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可作用于肌肉细胞和某些腺体细胞的膜上受体,使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

5、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跟踪训练1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跟踪训练2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

6、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Aa点对应图5Bb点对应图3Cc点对应图3 Dd点对应图4考点二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及调节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013江苏,19A)B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2012海南,13C)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2011天津,3C)D某同学感

7、冒发热39 ,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2010四川,4C改编)自主尝试_提醒酶与激素的区别产生化学本质作用机制激素内分泌细胞蛋白质、多肽、固醇、单胺等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并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酶所有的活细胞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作为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链接提升】1激素分泌调节的三种类型(1)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直接合成并分泌。(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2脊椎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子周游全身,与各

8、种细胞接触,但只能识别它们的靶细胞。这是因为只有靶细胞带有能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有些激素的靶细胞,表面带有受体,另一些激素的靶细胞,受体不在表面而在细胞内部。这两类激素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1)受体在靶细胞内部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如图甲所示)(2)受体在靶细胞膜表面的激素(如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跟踪训练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下丘脑垂体系统”。请回答:(1)下丘脑中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_结构完成兴奋的传递,兴奋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形式变化是_。(2)某人因感冒而大量饮水,会导致体内的_下降,感受这一变化的部位是_的渗透压感受器,将信号传送至垂体

9、使ADH的释放量_,尿量增多。图中ADH的名称是_。(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A、B的分泌量均会增加,以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其中激素A的名称为_,激素B作用的靶细胞为_,激素B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的去向是_。1.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2013全国大纲,1A)()2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2012全国新课标,4C)()3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2012浙江,4C)()4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2012浙江,4D)()5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

10、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2012上海,24C改编)()6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2011海南,8A改编)()7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2011天津,3D)()8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2010北京,3D)()9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2012重庆,5A)()10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2010江苏,22B)()题型九模式图类模式图类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生物体的生理及相互联系,此类试题多以模型的形式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对学生综合

11、能力要求高。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自主尝试_【解题指导】(1)审题意、辨概念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标识,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概念,如“M”、“”、“”等。(2)理知识、明实质理清图解中涉及哪些知识点,找出本质的联系,如该示意图为反馈调节。(3)深思考、定答案把握了图示中基本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后,一定要深入思考,要

12、能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垂体分泌的M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属于体液调节,由此确定答案选B。【方法总结】生命活动调节模型解读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传出神经,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神经冲动(电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化学信号)。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4若图表示血糖

13、的调节途径,若a为胰岛,b则是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1(2013北京海淀二模)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B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血液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

14、激ACDF”,使手缩回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H过程3.(拓展)下列叙述与右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可能代表光合作用4(拓展)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5.据报道,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