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6729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士: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 瑞士人极讲规则,以至刻板,这是世界公认的。我有幸随北京市教育考察团到瑞士,印证了这一点。在瑞士,接待我们的楠林是个华人,我和她探讨起瑞士的规则教育。她介绍,她女儿在中国出生,六七岁就来到瑞士,接收的基础上全部是瑞士教育,从她女儿身上就能够感受到瑞士人的规则意识和认真的态度。去年9月,楠林回国探亲,从国回买了一条小狗。根据瑞士法律,养狗需要到宠物协会登记,并交纳80瑞士法郎(合50美元)的费用。楠林想今年只剩下不到2个多月的时间,能省点就省点,就全部一直没给小狗办领养证。可是她女儿却不这么认为,以为根据规章制度给小狗办证是理所应该的事。面对女儿纯真的要求,楠林感觉省

2、下这笔钱很惭愧。说起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楠林认为瑞士人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这里没有政治课,但孩子们却全部很遵守规矩,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小学低年级时,瑞士老师就对孩子们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但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详细教她们怎么过马路,碰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怎样帮助父母进行垃圾分类,在公共场所怎样保持文明举止,等等。孩子们轻易懂,也轻易模拟学习。瑞士的小学要求每个孩子全部准备一双洁净的鞋子放在教室,孩子在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必需换上洁净的鞋子,以确保教室的清洁。在教室门口,每个孩子全部有一个小格子,上面贴有姓名,她们进教室时,全部会将自己的外衣和杂物整整齐齐地放在格子里。因此,每个

3、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整齐和爱惜环境的好习惯。瑞士的垃圾是分类处理的。在德语区,每家的垃圾袋多达5个,一个装生活垃圾,比如剩菜、果皮等有机物,回收后能够生产肥料;一个装报纸和废纸,一个装玻璃瓶子,一个装塑料瓶子,另一个装通常性的生活垃圾。瑞士的大人小孩全部不厌其烦,对垃圾认真分类,投入不一样的垃圾箱。据了解,瑞士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有30多年了。瑞士人很爱清洁,极少乱丢废弃物。她们不但家里窗明几净,多数公共场所也是如此。这显然是有效的规则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结果。我们在瑞士的因特拉肯市曾采访过一位对中国尤其友好的中学校长。她从1987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后,就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瑞两国的教育交流。她主持的因特拉

4、肯中学已经和北京、天津几所中学结成姊妹学校。该校前后派出280名学生到北京、天津等中学学习访问,北京、天津等中学也派出60名学生到瑞士,双方学生每次的访问时间为2周。校长介绍,北京、天津学生来到瑞士后,分散寄住在瑞士人的家里,天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因此对瑞士人的规则意识感慨最深。她引述一位北京学生的话说:“在中国的学校里,我们一切全部听老师安排。可离开校园走到大街上,我们就能够自行其是,没有些人管我们。而在瑞士恰好相反,上课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走到大街上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社会公德。”瑞士的公共汽车上没人卖票,也没人查票,车票是在站台上经过售票机自动销售,乘客买票全凭自觉。但当地人多能主动买票。瑞士的大街上几乎没有指挥交通的警察,车辆和行人全部自觉服从红绿灯的“指挥”。在瑞士,城市交通的流畅和马路的宽度不相干。瑞士的城市全部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山旮旯里,马路狭窄,多数是双向单车道,但交通之流畅竟然世界著名,诀窍全在行人和车辆的默契和单行线设计的合理。因此说,假如想让孩子长大后去瑞士,就必需从小就开始补上规则教育这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