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642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带五强学习心得再稿 “五治五强五提升”主题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吉开飞 在“五治五强五提升”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在学习中一边做笔记,一边接受领导和同事们的教育,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受教育,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听取别人的批语意见,我有如下一些认识: 1、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干教育,踏踏实实育人才,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的德、智、体美等

2、,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楷模。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从点点滴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对待学生要有耐心,特别对于问题学生要给学生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精心营造育人的一片蓝天。 3、爱心和人格是最好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

3、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4、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观,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各项任务、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做好奠基。 在“五治五强五提升”主题学习教育中,我认真学习,严格对照标准,进行了“六查六看”:一查思想状态,看有无奉献教育意识淡薄、大局意识不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出勤不出力等现象。二查遵纪行为,看有无上下班迟到、早退,坐班坐不住,工作日中午饮酒,上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行为。三查是否深入课堂

4、、主动上课。四查工作实绩,看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批改、备课等教学行为。五查服务理念,看有无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等行为。六查自身要求,看有无交友不慎、公款消费、迷信赌博、信谣传谣等现象。 通过查看,我发现自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能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于出现的工作问题和漏洞,总是检讨自己的时候多,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具体到个人的少。 二是工作上的积极主动性。这一方面自认为做得不错,但是有时有一定依赖性。在教学上,逐渐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三是工作有热情,持久性不够强,工作时间久了,有

5、时就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急于求成,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对问题有时不能作深层次思考,处理方法简单。 对照我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照“五治五强五提升”主题学习教育的要求,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做好本职工作而努力。一定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办事,改正问题和不足,努力干好工作,争取新的成绩,具体是做到: 1、执行政策有决心。重点是以省“五严”规定、县局的“十条禁令”、教师中存在的十种现象为突破口,树师德形象,提业务水平,创工作业绩。具体来说是不在办公场所、工作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在工作日中午饮酒;

6、不上下班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不从事有偿家教;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迷信等非法活动;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在本单位从事经营活动。 2、加强学习求进步。做好日常工作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并且要不断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积极、主动,勤动脑,多研究,力求工作上创新,有新突破,有新成绩。 3、突出服务讲良心。要强化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和家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愿意不愿意、家长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能力要虚心。要经常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