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863945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5题,50分)【题文】C1 与煤、天然气和核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图3)。分析完成12题。1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绿岛效应 D狭管效应2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B北美五大湖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2、D亚马孙平原地区【知识点】本题考查温室效应和太阳能辐射。【答案解析】1.A 2.A 解析:1题,太阳能集热棚顶盖是透明的,类似于玻璃温室,获取太阳能,因此利用的原理为温室效应,A正确。2题,此发电系统适宜分布在太阳辐射较强的地区,应满足纬度较低且气候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只有A项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文】C4 下图为我国19622012年部分省区高温日数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当浙江省处于一年中持续阴雨天气时A山东省气温高蒸发旺盛B福建省多受锋面雨影响C安徽平均气温高于江西D江苏南部此时多台风雨4图中有8处高温日数为0,这些地点没有出现过高

3、温天气的主要因素为地势 洋流 海陆 植被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天气因素。【答案解析】3.A 4.D 解析:3题,当浙江省处于一年中持续阴雨天气时,应为锋面雨带较长时间的滞留于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流域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时期;故此时锋面雨带正位于长江流域,B项错误;此时江西省和安徽省应都处于梅雨影响范围,受纬度因素影响,安徽省的平均气温应低于江西省,C错误;江苏省南部此时应多锋面雨,D错误;此时雨带还未到达山东,故该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A正确。4题,直接根据图示的高温日数为0的图例分布判断,山东省和浙江省的沿海地区有4处,判断可能是因为海洋性影响;而其余内陆的四处

4、均位于各省区的山区位置,故判断可能是由于地势的影响,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一般,能掌握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的一般规律和结合地理位置判断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能抓住图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地分布等因素分析。【题文】C2 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此刻,乙地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6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甲地至丙地之间气象要素变化的是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风向和气象要素。【答案解析】5.A 6.C 解析:5题,风向是高压指向低压,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左北右。在图中的画法: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

5、向低压;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左北右(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实际风向夹角大致在3045)。故此图(南半球)乙地风向为西南风,A正确。6题,甲到丙等压线由疏到密再到疏,所以风力由小到大,再到小,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难度较小,所以风向和风力要考虑一般因素即可。【题文】C2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完成78题。7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8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6、知识点】本题考查等值线与原因判定。【答案解析】7.B 8.A 解析:7题,根据题意可知,等值线数值越大,云量越多,天气是阴雨天气多;等值线越小,云量越少,天气是晴朗天气多。所以甲地等值线数值小于乙地,甲处晴朗天气多,气温日较差大,B正确。8题,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特征可知,该地等值线弯曲是云量比周围多,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盛行风的作用下,多地形雨,云量大。【思路点拨】会判定等值线的规律是关键。【题文】C2 D1 大湖效应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湖面在湖岸形成降雪的现象。圈A为美国某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年),圈B为该湖东岸附近一年中气

7、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根据积雪的分布,推测该湖区的冬季主导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10图B中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A 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冬季风和大湖效应。【答案解析】9.B 10.C解析:9题,积雪集中在湖泊的东南方向,所以判定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所以B正确。10题,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C正确。【思路点拨】理解大湖效应的原理,分析降雪产生的原因。【题文】C2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1-12题。11该月份,

8、、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地的较大 B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地的较大12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平气压梯度和风向。【答案解析】11.B 12.D 解析:11题,由图可知,地的气压差异比地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比地大,风力也较地大,B正确。12题,该季节海洋上的气压较高,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的影响。【思路点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也较大。从位置判定风的来源是关键。【题文】C3 13今年台风“麦德姆”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

9、7月23日17:00 23: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行进方向正确的是【知识点】本题考查气旋的风向。【答案解析】13.A 解析:该市风向是东北风,则所说明该市在气旋中心偏东北方向,后转为东南风,说明该市在气旋偏东偏南方向,所以A正确。【思路点拨】一般位置决定风向。【题文】C3 14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知识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答案解析】14.B解析:有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所以排除快行冷锋和反气旋,而连续降水又在冬春两季,所以是

10、准静止锋,暖锋发生季节不符。【思路点拨】冷锋是快速降雨,反气旋不降雨,暖风与准静止锋是连续降水。【题文】C2 C3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15题。15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锋过境,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暖锋过境,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C反气旋过境,7日洪水水位最高 D气旋过境,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知识点】本题考查锋的影响。【答案解析】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A错;暖锋过境,7、8日多云,所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B正确;降水转化到河流流量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与积累过程,9日前后可能最大,C错;气旋过境,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后减少,D

11、错误。【思路点拨】锋面过境,天气变化多样。把锋的知识与其他知识展开联系即可。【题文】C3 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下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下列16-17题。16.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A1953年、1985年 B1975年、1993年C1965年、2000年 D1980年、1956年17.我国江淮地区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B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C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 D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

12、最长【知识点】本题考查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答案解析】16.A 17.A 解析:16题,我国东部夏季风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正常年份,5月初夏季风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登陆,6月份向北推进到江淮地区,7-8月份继续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地区;若夏季风强,其向北推进的速度快,会导致南(方)旱北(方)涝;若夏季风弱,其向北推进的速度慢,会导致南(方)涝北(方)旱。如下图所示,1953年,6月中下旬,夏季风已经北进到华北地区(35N以北),且在东北、华北地区“逗留”的时间长(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说明这一年夏季风强。1985年,从7月初直到8月中旬,夏季风一直“逗留”在约35N以

13、南地区(我国南方地区),说明这一年夏季风弱。A正确。17题,1985年,从7月初直到8月中旬,约两个月时间,夏季风一直“逗留”在约35N以南地区(我国江淮地区),带来江淮地区长时间的降水,造成洪涝灾害,所以A项正确。1975年夏季,受到锋面的影响,有降水天气,B项错误。1995年7月份,夏季风大多数时间位于35N以北(我国北方地区),江淮地区出现干旱天气,C项错误。1953年,6月中下旬,夏季风已经北进到华北地区(35N以北),且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一直在在东北、华北地区“逗留”,说明该年夏季风强,造成南旱北涝,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流量和汛期长短不一,该年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要短,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变长,D项错误。【思路点拨】我国东部夏季风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题文】C4 读下图,回答下列18-19题。18该流域所属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9导致水库泥沙沉积厚度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植被覆盖率C人口数量D地貌形态【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和水库泥沙沉积。【答案解析】18.D 19.A 解析:18题,从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多年年降水量平均约1500mm;且其冬季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低于夏季,说明该流域冬季降水少于夏季。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