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6148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状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觉问题的实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保藏。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1本期我担当七八年级计算机教学工作以来,由于校属于农村性质中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小学,小学阶段的他们很少接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因此他们的学问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状况结合实际情,我设计出了一套适于我们学生自身的教学工作安排,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与不足,为了今

2、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仔细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每节课做到有备而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有有效的教学方式讲解,主动做好课后记录、信息反馈、课前复习等细微环节工作。 二、增加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仔细较好的运用一般话教学,使讲解更加清楚、条理、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量做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深化浅出,加强师生沟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精讲精练。同时,在每一节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实力,让各个层次的的学生都得到肯定的提高。三、虚心向有阅历的

3、老师学习。 在教学理念和技能上有疑问的地方主动向有阅历的老师或上网互动学习,多了解征求别人的看法与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争取下学期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积级推动素养教化。 在教学工作中,我在教学工作中留意学生实力的培育,把传授学问、技能和发展智力、实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让学生的各种素养都能得到肯定的发展与培育。 五、存在的不足。学生的学问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不够系统,再加上学生们的年龄小,自律实力不是太好,所以在抓好纪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相对来讲预先预备的教学内容的进行有肯定的难度,这些都有待改进。总之,在以后

4、的教化教学工作中,要以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技能学习上,不断更新自身学问体系,促进自己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信息的获得、传输、处理和应用实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实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特别重要而且必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实力,能初步相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文明规范地运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 、增加学生

5、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运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干脆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精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学问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 教材内容和课时支配: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结合我市的实际状况在两类模块中主要选取以下教学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

6、介()信息与信息社会。(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3)文件和文件夹(书目)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操作系统简洁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电子表格的基本学问。(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数据的表格处理。 ()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及其供应

7、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寻、阅读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运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运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平安。(5)计算机运用的道德规范。()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课时。 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初一至初二开设,每周一课时。 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8、,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尽量使该门课程运用电子教案,在无纸化、无软盘、办公自动化方面成为领先学科,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课:授课地点均在微机教室或大屏幕投影教室进行,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在培育学生学习爱好、获得处理信息的实力、创新思维实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注意学生探究性学习实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 作业:激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小报、绘画、动画等,强化技能。老师要对学生加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状况。 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老师、学校适应现代化教化信息环境。 在全校举办学校电脑爱好者信息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讲学

9、;使他们既驾驭肯定的信息技术,还具备崭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意识和创新实力,对现代教化技术下的学习有肯定的理性相识。使之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争取以点代面,以点带面。 四、以电脑作品竞赛、信息学竞赛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 在学生们学会课本学问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学会利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媒体资源进行创作评比,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爱好和运用计算机的实力。各班要成立信息技术爱好小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学生去涉猎难度更大的领域。 五、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与技术、学问及实力的培育和各学科的教

10、学过程紧密地结合,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推动教化的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本学期要以课题试验为总抓手,强化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充分利用现代教化网,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电子档案和电子邮箱,加强网上沟通,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2、抓好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领学生仔细搞好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得和处理。结合各类课外活动及电脑作品竞赛等活动,逐步提高广阔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实力,让学生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中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途径。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探讨,加强试验课题的管理,争取快出成果。本学期坚决抓好教与学的管理,注意试验的实效性,常常进行试验分析,仔细进行阶段性

11、总结,使课题试验的确能起到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例如:在课我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等试验的专题研讨沟通会,发觉问题,提出困难,总结阅历,沟通成果,以及制定今后的准备,为试验顺当进行供应良好的科研氛围。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惊慌劳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仔细执行学校教化教学工作安排,转变思想,主动探究,改革教学,在接着推动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主动探究,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老师的心,进入课堂我们怎样教学,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

12、评估教化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老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老师必需重新思索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本学期我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学问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看法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依据本班学生状况说课、主讲、自评;主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反复推敲完

13、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备课方式,既照看到班集的实际状况,又有利于老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细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登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老师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阅历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评是非常有用。课前打算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探讨,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有益的阅历与启示。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学问教化与人文教化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须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特别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

14、 在总结成果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长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育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实力。重视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实力。常思索,常探讨,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化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育学生创新实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4 回顾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享受到了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喜悦、收获喜悦,我将把这学期的阅历用于以后的工作中,并

15、逐步提升以享受更多的喜悦。 一、教学工作学期初,我就以“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学习实力,培育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绽开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仔细学习教材教法,重点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仔细备课,上网搜集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2.教学中打乱教材依次,抽取精髓,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得学问。四年级学习的Poweront,在讲授时,首先介绍了一个用PowerPont制做的电子报刊获奖作品,展示完成时,孩子们很新奇,我就带领着孩子们详细去实现它,简洁介绍了文本、图片的插入,然后要求他们自己选一个主题,上网搜寻资料和图片,应用的自己的电子报刊中。他们很快完成了,很兴奋,但是种种问题也出现了,为了让电子报刊更为美观,引导学生学习背景、字体的设置、自定义动画、幻灯片切换、超链接等操作技巧。只用了短短的几个课时,孩子们都能为所欲为的制作电子报刊了。熬炼了学生的动手实力、信息的筛选实力以及审美实力。在转差促优上,让优生带动差生的做法,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3.每节课坚持进行5分钟的打字训练,提高了打字的速度。教学中渗透孩子们要爱惜机房的设施,并注意培育孩子们良好的信息素养,正确利用网络获得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