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组《指南》解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6126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组《指南》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组《指南》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组《指南》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组《指南》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组《指南》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组《指南》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组《指南》解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 明(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9月制定了最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

2、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也就是我们现在进行的5个五个领域方面的教学内容)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具体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让家长更明确家园如何进行有效配合沿着指南的方向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所谓指南它其实就像

3、一颗指南针,帮助我们指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是衡量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标准。(四)实施指南中,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我们的努力,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

4、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每一个孩子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那就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耐心等待儿童的发展,耐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从容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3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园怎么做的?我们的一切活动开展都是游戏化的。如:在我们的集

5、中教育活动中,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如在数学活动感知3以内的数量中,我们以大树妈妈过生日为题,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生日会的游戏场景,大树妈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来给它庆祝生日呢?分别出示3只小鸡、3只小猫、3只小狗。请孩子们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初步感知数量3.同时也不断巩固了、发展了孩子们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第二个环节是为大树妈妈做礼物,用小木珠当作糖果,玩抱糖游戏。请每位幼儿抱3个糖果当作送给大树妈妈的礼物,然后再相互点数,检查自己和小伙伴的抱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既练习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不断复习、巩固对3以内数量的感知。最后带上3数字卡为大树妈妈插蜡

6、烛唱生日歌,以音乐游戏结束整个活动。像这样以游戏形式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就在玩玩、唱唱、跳跳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去感知、认识、巩固3以内的数量,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只是我们最常见、最基本的集中教育活动,在我们各个领域中我们还用了很多的不同类别,形式多样化的各种游戏来促进孩子们各个领域的发展。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我们还经常组织孩子们进行区角游戏、各类民间游戏、娱乐游戏、角色游戏等等,甚至在我们的早操活动中也有游戏,如早操活动中的猫和老鼠就是一个简单的角色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多带孩子出去玩。多给他们创设自由、自主的空间。这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

7、。就是在这样的玩玩耍耍耳语木然中,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同时也是孩子的学习前经验、生活前经验的积累。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幼儿园小学化的害处: 严重损害了幼儿心理发展,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幼儿快乐玩耍的年龄背负了沉重的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承受的学习任务,很容易诱发厌学应该是小学学习

8、的内容,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学习,是重复性教育小肌肉群没发育,幼儿过早动笔造成幼儿近视、驼背由于幼儿学习基础不一样,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计划幼儿园老师对小学的内容研究不够,方法不统一,入学后很难改正在我们小班组有个别班的家长向老师提出:孩子为什么不学写字?这个问题就是严重的拔苗助长。孩子的小肌肉还在发育期,根本就达不到写字的力量和控制。小班的孩子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很好的用蜡笔涂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二、34岁儿童各领域发展目标及教育建议 健康(健康和体育)(一)身心状况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

9、: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二)动作发展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能单手将沙

10、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能快跑15米左右。 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用笔涂涂画画。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

11、生人走。 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多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在幼儿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午睡习惯,在周末或寒暑假希望家长们要继续坚持每天午睡)3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

12、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如:在幼儿园孩子如果尿湿裤子了,我们一方面不责备孩子,而是用轻柔的动作为孩子尽快的换上干净的裤子,不要给孩子们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告诉孩子们,老师是他们的好朋友,打湿裤子了要告诉我们,尽量得到孩子们的信任,为他们营造轻松、温暖的环境。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家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是怎么处理的。4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如:1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新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5.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有的家长太宠爱孩子,经常都是抱着来幼儿

13、园,抱着离开幼儿园,根本不给孩子走路的机会,我想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发展幼儿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6. 帮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在家培养孩子独立进餐的能力。 7.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不能超过15分钟等。 8. 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9.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

14、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10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语言(一)倾听与表达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能听懂

15、日常会话。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二)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教育建议: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4.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6.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7.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8.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