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5902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论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大学课程论文题目: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学生姓名: 学号: I41314091 院(系): 经济学院 专业: 金融学 入学时间: 2013年9 月导师姓名: 职称/学位: 讲师 导师所在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完成时间: 二O一五年 五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的背景下,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世界。中国也在1996年正式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了举得的影响,即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如何

2、有效应对利率市场改革的新形式,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是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回顾,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国内商业银行变革和发展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新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挑战,进而探讨了在此新挑战形势下,商业银行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改革;机遇;挑战The influence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

3、aAbstractSince the 1980 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reton woods system collap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ide swept across the world. China also officially began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in 1996.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as a major reform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industry, e

4、specially the bank, has rai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namely to commercial Banks has brought th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lso brought new challenges and risks to commercial Banks. How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new form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 reform,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5、 level, wi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have to think about. And with the constant deepening of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management, ri

6、sk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With a review of the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to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face the new cha

7、llenge and operation pressure and risk,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in this new situation,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Commercial Banks; Reform; Opportunities; challenge目 录一、引言1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分析1(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产生背景1(二)利率市场化的含义1(三)我国利率市

8、场化改革的进程1(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2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有利影响3(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不利影响3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4(一)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确保经营管理的收益4(二)构建合理金融产品定价体系,提高产品服务定价能力4(三)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和控制4(四)进行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4五、结束语5主要参考文献6一、引 言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日益受到重视,其市场化程度可以决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世界金融发展的整体趋势,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金融资源优效配置和实现内外均衡等方面利率市

9、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一般认为,我国自1996年才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整体上而言,采用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批发后零售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战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自2004年1月1日起,央行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现阶段,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人民币存款与贷款利率市场化开始走向全面放开阶段。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然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其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但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确保自身的平稳较快发展。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10、现状分析(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产生背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利率管制的弊端逐渐显现。80年代以来,利率市场化开始成为世界性潮流。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86年和1994年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掀起了利率市场化的高潮。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利率管制的弊端开始显现:造成了经济的低效和失衡,经济的低效和失衡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利率管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的“瓶颈”。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二)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金

11、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在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稳步推进。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

12、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此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改革: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利率:1998年3月放开贴现和转贴现利率;2000年9月,实现对境内外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至此,我国银行业正式迈进对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精神,2003年2月20日人民银行在发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显示了央行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决心。2002

13、年9月,农村信用合作社利率浮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04年1月,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与已经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美日韩国家相比,中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第一,建立银行制订存贷款利率基础的基准利率,货币中间目标由数量转向价格。成熟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是:基于同业拆借利率的央行基准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目前,上海地区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与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比较接近,在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后,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形成之后,在利率完全市场化运行下,央行只公布基准利率目标

14、,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附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发挥作用可能会遇到两个困难:一是银行间市场规模不够大,二是在信贷规模受控制情况下,传导机制是反向的。第二,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可以围绕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向上浮动范围已不受限制(城乡信用社除外),但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有最大边界。当前,可下浮幅度最大的是住房按揭贷款,可达30%。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应是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但从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受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因素

15、制约。另外,债券利率作为资金的机会成本对贷款利率的下浮也形成了制约。因此,贷款利率下浮范围的放开对银行的影响相对有限。第三,存款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目前,中国的外币存款、保险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人民币大额及长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库现金存款招标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对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存款利率仍遵照中央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执行,可以下浮,不能上浮。根据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中国未来存款利率上限取消的步骤将是先中长期、大额存款,后短期、小额存款,可能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期。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大量发行的理财产品提供高于存款基准利率的收益,就是一种对定期存款利率限制的规避。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只要保留对活期存款利率的限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冲击将相对有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中小股份制银行将面临直接的价格竞争,可能会造成经营成本的大幅上升,传统盈利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更是颁布了稳步推进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