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5863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BTS900常见故障处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基站故障处理一、使用笔记本电脑接入BTS:使用交叉网线连接CMPT和笔记本电脑,如下图: 网线接此口。将IP地址设置与CMPT网口IP地址为同一个网段。在“cmd.exe”窗口中执行命令telnet xxx.xxx.xxx.xxx 登录基站。(xxx.xxx.xxx.xxx 表示CMPT 网口IP 地址,缺省为:172.16.16.16。)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 用户名:system 口令:system(输入口令时,屏幕上不会有任何显示。) 成功登录后,输入命令opnday 启动命令联想功能。二、处理BTS收星不足故障:在进行“基站收星不足”故障定位分析前,需要先确认基站是否初次上电且上

2、电时间不足10分钟。如果是,可能是因为星卡锁定卫星慢导致,请在基站上电10分钟之后再进行查询处理。 基站收星不足的可能原因与具体分析表可能原因具体分析锁定卫星数量不足跟踪到的卫星数量为0。当前时钟源是否设置为“内部时钟源”。 星卡模式是否设置错误,单/双星卡模式设置是否与实际不符。 如果以上数据配置没有错误,故障可能由硬件系统导致。跟踪到的卫星数量为1颗以上。如果能查询到星卡型号,则故障可能由GPS安装位置导致,应重点检查GPS安装位置。星卡位置信息设置不合理如果星卡中保存的历史3D信息(经度、纬度和高度)与基站当前的3D信息相差太远,可能导致星卡在使用迭代算法计算星卡位置时花费较长时间。这种

3、情况并非GPS系统故障,可以通过设置星卡位置信息来解决(前提条件:必须确保GPS天馈系统硬件无故障)。星卡本身存在故障分析星卡是否故障的方法,见下文。GPS天线位置安装不合理安装GPS天线的位置要求具体如下: 安装位置无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楼顶小型附属建筑尽量远。 天线竖直向上视角大于90。 不要位于微波天线、高压电缆或电视发射塔等强干扰源下。 天线应处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操作步骤1. 检查CMPT/USCU单板特殊状态。 根据定位思路初步分析后,判断故障是否由星卡或星卡位置信息设置不准确导致。a. 执行命令DSP CBTSBRDSPECSTAT查询CMPT/USCU单板特殊状态。 如

4、果返回星卡型号为“UNKNOWN”,可判断为星卡故障。 如果能查询到星卡型号且返回跟踪的卫星数目为0,可判断为GPS天馈系统硬件故障。 如果能查询到星卡型号且返回跟踪的卫星数目为1颗以上,可判断GPS天馈系统硬件无故障,需要重点检查GPS天线安装位置。 b. 检查星卡本身是否存在故障。 c. 执行命令DSP CBTSBRDSPECSTAT检查星卡工作模式是否设置错误。例如,把单星卡误设为GPSGLNS模式。可以执行命令SET CBTSCLKSRCMODE重新设置星卡模式,观察告警是否消失。 2. 检查GPS天线安装位置。 根据定位思路初步分析后,判断故障是否由GPS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导致。a.

5、 检查GPS天线是否有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楼顶小型附属建筑是否过近。 b. 检查GPS天线竖直向上的视角是否不足90。GPS天线竖直向上视角需大于90。 c. 检查GPS天线周围是否存在强干扰源,比如微波天线、高压电缆或电视发射塔等。如果存在强干扰源,需尽量更换GPS天线的安装位置,如图所示: 如果周边有圆形的卫星通信天线,GPS天线要避开其发射方向,如位置。 如果周边有移动通信的微波天线,GPS天线要在微波天线发射主瓣的上方,如位置。如果因条件限制,不能把GPS天线安装在微波天线发射主瓣的上方时,GPS天线与微波天线之间的距离要大于发射信号的10倍波长,如位置。 如果周边有其它接收天线,GP

6、S天线要与其它接收天线需要间隔接收信号一个波长以上,例如0.5m,如位置。 请勿将GPS天线安装在电视发射塔的强辐下、射微波天线主瓣的正下方以及高压电缆下方,如、和位置。 d. 检查GPS天线是否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虽然基站收星不足故障与避雷针保护范围无关,但在检查GPS安装位置时,应尽量消除隐患。3. 检查GPS天馈。1. 检查避雷器及其连线故障。 a. 短接避雷器。 将避雷器取掉,把连接避雷器两端的线缆直接相连。如果短接避雷器后,故障消失,即可断定是避雷器故障或避雷器连接问题。b. 检查避雷器两端连线,排除避雷器故障。 如果避雷器两端线缆存在松脱现象,请重新连接。 如果避雷器接反,请按

7、正确方法重新连接避雷器。 2. 检查GPS连接线缆。 GPS天线通过射频转接口与馈线连接,馈线另一端连接到BBU安装柜的馈线转接口。在BBU安装柜内用GPS信号线(N型接头)连接馈线转接口和避雷器的输出端,再用GPS信号线(SMA接头)连接CMPT/USCU板的GPS接口和避雷器的输入端。a. 检查GPS天线与馈线之间、馈线与馈线转接口之间是否断路。 断开GPS天线与馈线、馈线与馈线转接口的连接。将馈线一端的屏蔽层与芯线短路,在另一端用万用表测量馈线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阻值。正常情况下阻值只有几欧姆,表示馈线的屏蔽层、芯线没有断路。否则馈线存在断路。b. 检查GPS天线与馈线之间、馈线与馈线转接

8、口之间是否短路。 断开GPS天线与馈线、馈线与馈线转接口的连接。在馈线一端用万用表测量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情况下阻值大于20兆欧姆,表示馈线屏蔽层和芯线之间没有短路。否则馈线存在短路。c. 检查每个接头是否有进水情况。 如果有进水,请晾干后重新绑扎防水胶带。d. 检查GPS天线电阻。 用万用表测量GPS天线的电阻。 若电阻为零或几欧姆,说明GPS天线损坏,需要更换。 若电阻在150以上,需进一步测试GPS天线的工作电流。 e. 检查GPS天线电流。 重新连接卫星天馈系统,断开避雷器入线端口与GPS馈线的连接。将该馈线外壳和避雷器入线端口外壳相连,然后使用万用表测试该线缆与避雷器入线端

9、口芯线之间的电流。 如果电流在20mA30mA之间,说明GPS天线正常,否则GPS天线损坏,需要更换。3. 检查CMPT/USCU板(含星卡)。 a. 检查避雷器到CMPT/USCU的时钟信号线是否由于长期扭曲而失效。 如果需要更换时钟信号线,一定要先拧开SMA公头,不能直接拉扯线缆。b. 检查星卡是否故障。 执行命令DSP CBTSBRDSPECSTAT查询星卡状态。 若查询星卡类型为“UNKNOWN”,在排除GPS安装位置无遮挡的情况下,搜索到的卫星数为0,说明星卡故障,需要更换。若星卡为CMPT/USCU内置星卡,则需更换CMPT/USCU板。 若查询所得星卡类型正常,但存在“主处理模块

10、星卡卫星天线连接短路”或“主处理模块星卡锁定卫星数量不足”告警,在排除GPS安装位置无遮挡的情况下,搜索到的卫星数为0,说明星卡故障,需要更换。若星卡为CMPT/USCU内置星卡,则需更换CMPT/USCU板。 若查询所得星卡类型正常,但存在“主处理模块星卡卫星天线连接开路”告警,且CMPT/USCU板GPS接口电压为0V或低于4.5V,说明CMPT/USCU板或槽位故障,需要更换CMPT/USCU板或槽位重试。 执行命令DSP CBTSBRDSTAT查询CMPT板状态。如CMPT/USCU板状态为“未安装或故障”,说明CMPT/USCU板或槽位故障,需要更换CMPT/USCU板或槽位重试。三

11、、处理传输类故障:可能原因具体分析E1/T1传输链路故障当E1/T1传输链路故障时,通常都会有如下告警出现: E1/T1链路信号丢失 E1/T1帧失步 E1/T1链路告警指示信号 E1/T1链路远端告警 E1/T1链路滑帧 E1/T1链路误码率过高 “逐段环回”是定位E1/T1链路故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CMPT拨码开关设置错误“拨码核对”是定位E1/T1链路误码率过高故障最主要的方法。数据配置错误数据配置错误有可能是物理传输层设置错误,也可能是数据链路层设置错误。处理时,优先检查物理传输层链路配置,再检查数据链路层配置。操作步骤1. 检查传输链路。 根据定位思路初步分析后,判断故障是否由传输链

12、路问题导致。a. 执行命令DSP E1T1STAT检查BSC侧链路E1/T1端口是否处在环回状态。再执行命令SET LPBACKE1T1命令断开环回。 b. 执行命令DSP CBTSTSTTSK检查BTS侧链路E1/T1端口是否处在环回测试或链路测试状态。再执行命令STP CBTSTSTTSK停止相应的测试任务。 如果此时OML链路断链,基站将在5分钟内重启。逐段环回测试,逐段检查被环回段是否故障。逐段环回将有物理连线的两点作为整个传输中的一段,通过将该段的收、发线路短接(通常称为环回),观察告警是否消失。 如果告警消失,则排除该段问题。 如果告警不消失,则认为问题是在该段引入的。 通过这样逐

13、段叠加,可以准确定位问题所在。当存在E1/T1链路告警或FE链路告警时,逐段环回是最直接有效的定位手段,以在BTS侧逐段环回为例,具体方法如图1所示。图1 BTS侧逐段环回测试图 BTS侧逐段环回测试说明如下: 在BTS侧DDF盒向BTS自环: 1. 在BTS侧DDF盒将E1/T1向BTS侧自环(RX和TX短接),手工配置传输链路组和传输链路信息. 2. 在近端Telnet执行命令STR CBTSLNKDATALP启动数据环回;4秒后检查命令返回结果,若发送帧数和接收帧数相等,则被测试环回段是连通的。 在BTS侧DDF盒向BSC环回:(在BTS侧的DDF架上测试) 1. 在BTS侧DDF盒将E

14、1/T1向BSC环回。 2. 在远端LMT执行命令LOP E1T1启动E1/T1环回测试;4秒后检查命令返回结果,若发送帧数和接收帧数相等,则被测试环回段是连通的。 3. 在BTS侧的DDF架上测试链路误码4个小时,如果测试语音业务误码率低于104,分组业务误码率低于10-6,表明BTS侧的DDF架到BTS侧DDF盒之间链路正常。 在BTS侧DDF盒向BSC环回:(在BSC侧的DDF盒上测试) 1. 在BTS侧DDF盒将E1/T1向BSC环回。 2. 在远端LMT执行命令LOP E1T1启动E1/T1环回测试;4秒后检查命令返回结果,若发送帧数和接收帧数相等,则被测试环回段是连通的。 3. 在

15、BSC侧DDF盒测试链路误码2个小时,如果测试语音业务误码率低于104,分组业务误码率低于106,表明BSC侧DDF盒到BTS侧DDF盒之间链路正常。 在BSC侧DDF盒向BSC自环: 1. 在BSC侧DDF盒将E1/T1向BSC自环,手工配置传输链路组和传输链路信息。 2. 在远端LMT执行命令LOP E1T1启动E1/T1环回测试,4秒后执行命令DSP LPBACKE1T1检查命令返回结果,若发送帧数和接收帧数相等,则被测试环回段正常。 3. 测试完成后要取消环回。 如果问题出在传输设备,请督促传输设备工程师处理。c. 检查本地到中继(或对端的)距离是否超过了该类传输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 比如75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为500m,最多段数为100。如果传输距离超过电缆最大限制,会产生E1/T1帧失步告警,此时,请重新调整中继。d. 检查BTS供电系统及电缆是否正常。 供电不足会导致BTS闪断,高电压漏电而接地不良会导致误码率高。 同轴电缆接地基本要求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