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5863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区“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第一章 总 则1规划背景城市功能是城市价值的体现,是城市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载体功能的保证,是城市宜居水平的体现,也是创建文明城市题中应有之义。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各城镇基础设施仍存在重视道路、给水、环卫保洁等设施建设,忽视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偏重地上设施建设,忽视地下设施配套,导致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不强、效率低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轻管现象十分普遍。

2、同时,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加强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扩大就业,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建设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抓手,是提高现有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五年在改变过去依托“铁公基”(但严重偏重铁路公路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下一次良性调整。因此,所有城镇都应当抓住机遇,着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黄山区围绕本区城镇基础设施推进了一系列工程,使城镇基础设施整体供给能力发生了较大变化。至2015年底,甘棠镇区(区政府所在地)用

3、水普及率为99%;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18千米/平方千米,建成区排水管网密度为 13千米/平方千米,污水处理率为95%,其中集中处理率为90%;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5% %;燃气普及率95%;绿化覆盖率5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2平方米。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以及风景区发展经济的某些限制性,本区城镇(尤其是其它建制镇)基础设施仍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基础设施中除供水、网络、广播电视和垃圾处理得到保障供给外,其它如排水设施还相当简陋、污水处理率不高甚至没有,城镇道路功能混乱、路面质量不高,道路没成体系,综合管线设置混乱如珠网,等等多方面不足,因此,加快建设和提高、

4、改善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尤为迫切。黄山区十三五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16-2020)的编制力争符合黄山区情,顺应发展要求,努力兼具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黄山区新型城镇化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提高全区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注重保障改善民生,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之路。由于此项规划工作的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许多传统理念在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需要调整和宣传,因此,规划中有关目标任务,特别是有关工程项目实施时间、投资等将随之作相应调整。编制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环境

5、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为基础,把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确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设施种类,确定不同设施的建设时序,使规划成果成为引导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理确定各种不同设施建设的时间顺序,有序开展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特别要注意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建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项目,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突破。同时还要根据小城镇自身发展的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使有限的建设资金能够最

6、大程度发挥作用。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旧账快补、不欠新账,老城区逐步完善,新城区适度超前”的原则。说明1:本规划的主要参数是依照黄山区总体规划的研究成果:即至2020年,黄山区户籍总人口20万,城镇户籍人口16万人。其中甘棠镇人口户籍人口12万,汤口镇户籍人口1.5万。但因黄山区属于国家重点热点旅游目的地,其短暂流动人口高峰量可超过5万人,另外,以甘棠镇为主的度假休闲会议商务人口也有较大数量(2014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97.1万人,国庆黄金周黄山风景区共吸引18.6万人。目前,进出黄山风景区的主入口是汤口镇,黄金周单日最大旅客流量达5万人,太平湖镇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休闲度假型房产面积2

7、5万平方米,高峰期居住人口可能达1元万人)。规划期内,随着黄山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汤口镇容纳游客已达极限的现实条件下,随着环黄山风景区公路的建设和贯通,耿城镇(黄山风景区北大门)、焦村镇(黄山风景区西大门)的流动人口都将大量增加。太平湖镇随着大量休闲度假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外来人口也将呈暴发性增长。按照黄山市域总体规划,应加快甘棠、耿城、仙源、三口镇同城化发展,形成主城区集镇群;汤口、谭家桥镇联手集群发展;太平湖、焦村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全区“一核双轴两翼”的城镇空间体系结构。说明2: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生态资源的保护,黄山区域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期末可能只有甚至不到4万人),这与当前农

8、村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即更多的农村传统村庄呈现出严重的“空心化”状态。为使有限的投资具有效益和效率,本规划建议对乡镇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落实在少数中心村这个层面上。说明3: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的五年,移动终端已全面升级到第四代,并将全面替代传统电信业务(固定电话及数据传输),并在年轻人中替代电视功能,各地也以建设智慧城市(包括农村地区的智慧农业等)为重要目标。由此,电信作为基础设施主要表现为“宽带”形式(城市和主要的镇可能表现为免费的WIFI形式)。就在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5号)(简称“65号文”),宣

9、布三网融合由“试点”推向全国,“三网融合”迎来全面推广阶段。因此,相关规划(电信、邮政、广电、网络)也宜一起考虑。“网购”、“电商”等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型业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颠覆传统购物形态,由此延伸出“快递”新业务。这一新业态也正向城乡广大地区快速漫延开来。所以,未来,邮政业务可能与快递业务相融合。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市域规划中确定的重点镇:汤口、太平湖、焦村、仙源远期规划:甘棠镇区与耿城镇、仙源镇和三口镇一体化发

10、展,总人口控制在30万。甘棠镇定位:黄山风景区北部接待服务中心,集山水观光、会议商务、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综合旅游区。各城镇基础设施发展规模依据下表人口确定:全区各镇乡2020年规划人口一览表:镇名现状镇区人口规划常住人口规划建成区面积甘棠610001100011.3平方千米汤口9000113001.2平方千米耿城943250002.65平方千米焦村281480000.53平方千米太平湖4129120006.0平方千米谭家桥800060003.9平方千米仙源500090002.0平方千米三口415860000.862平方千米乌石210025000.2平方千米龙门乡8001200100ha新

11、明乡180030000.56平方千米新丰乡150042000.87平方千米新华乡80026000.2平方千米永丰乡110022000.39平方千米第二章 “十二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回顾21主要成就至“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人口达到9.18万人,比“十一五”末净增加城镇人口1.7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8%,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比“十一五“末增长8.16%,年均增长1. 63 个百分点,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快速时期;甘棠镇建成区面积达到8.04平方千米,比“十一五”末净增0.04平方千米,全区城镇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8.32平方千米;城区绿化覆盖率51.3 %,比“十一五”末增长9.1%。自来水普及

12、率、燃气普及率达到99.5%和99.2%,比“十一五”末提高0.7%和0.9%;城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建设长度达到138千米和186千米, 比“十一五”末增长68.29%和36.76%;污水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第三章 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31宏观背景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是:“三期叠加”是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已从高速换挡到中速;“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实施的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计

13、划带来的后遗症。为此,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的逻辑不对,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就会不对,具体的政策资源配置就会错配,思想和行动就会南辕北辙。如果说过去三十年的高增长表明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内涵,但新常态经济必须面对过去所拥有的比较优势的重大改变,必须正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以及发展过程产生的收入差距和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深层次矛盾。因此,必须认识到,以过去的发展方式保持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新常态经济的内涵必须转变为高效率、有质量,具有包容性,能够公平分享的增长内涵。32 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1、新型城镇

14、化在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年后,虽在GDP总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积累了很深的结构性矛盾,这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虽一举解决了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部分项目已经严重超前,包括各地开发区的超前建设)。然而,这造成了一种低水平、失衡的经济结构,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过大,造成社会阶层财富结构的严重失衡,社会管理问题严峻。-地方政府财政依赖“土地出让”模式现象突出,这种发展模式终究难以为继(现时,三线及以下城市大都难以为继了)。-资源耗费大、环境破坏严重,发展的目的和结果冲突。-国内形成的经

15、济和社会发展矛盾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而使得拉动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也已进入了常速甚至低速状态。目前,中国制造成本升速过快(甚至已经非常接近美国本土),其低成本优势将一去不复返。美国BCG研究数据显示,生产同样一件产品,中国的制造成本正逼近美国。中国制造业成本上涨的原因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从2004年的到2014年的涨幅达187%;二是汇率,十年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其实,另一个快速上涨的成本是交通运输成本)。由于中国制造成本的大幅上升,产业转移也显现趋势,其中向印度等南亚地区转移呈旺盛势头(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人民币,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8.9%;进口下降8.6%。进出口双下降,凸显中国外贸面临的尴尬现实)。不仅富士康敏感地捕捉到投资印度的良机(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本土的华为、中兴和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将印度视为投资热土。“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转型期的尴尬和阵痛:老的制造业在较快地转移,高端产业跟不上,于是就形成了产业空洞期。为此,必须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其中,国家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模式(这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特征描述),城镇化也提出了加速实施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