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5797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2 苏教版内容 1、 复备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驾驶 曲折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 2、指名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 、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

2、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9、指导朗读。指名读, 生评议。10、齐读。(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

3、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5、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6、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7、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8、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

4、体会,听后纠正.9、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板书设计:长城和运河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人: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3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重点指导蜒、篇的书写;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

5、识不写结合具体诗句借助文中插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语言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长城与运河的奇异景象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3.抓住文中两处比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悟长城的壮丽和运河的秀美并学习作者巧用比喻突出长城和运河特点、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用上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写一段话并能模仿文中句式进行仿写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搜集长城、京城大运河以及祖先建

6、造的其他伟大工程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长城与运河的奇异景象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3.学习作者巧用比喻突出长城和运河特点、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用上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写一段话并能模仿文中句式进行仿写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识字、写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中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

7、读凭借补充有关长城与运河的资料深入感悟长城与运河的奇异景象从而明白为什么称之为人间奇迹从而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3. 借助课文插图想象长城雄奇风姿并用上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写一段话加强学生语言训练综合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语文运用的情况 4.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及时评价以评促学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时效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8、一) 单元导读揭示课题.单元导读同学们我们课前已经预习了本单元的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寻找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课-长城和运河2.板书课题出示中国地图在图上找出长城和运河的位置3.交流资料初步了解4.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大家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饱含深情、热情讴歌长城与运河的【设计意图:巧妙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 根据预习单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民族谱写万里长城不朽的诗篇

9、绸带创造连绵起伏奇异的景象 多音字:曲折蜿蜒() 歌曲()(1)指生读注意强调 民、篇、蜒是前鼻音族、造是平舌音诗、绸、创都是翘舌音朽是三声要读准、读正确(2)重点强调多音字的读法教读、带读、指导学生读以此来加强记忆(3)结合具体诗句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4)同位练习读词互相纠正字音 (5)集体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鼻韵母及其平翘舌音不容易区分本课还有一个多音字教师要作为重点来强调】3.检查生字的书写(1)展示预习单随机纠错重点强化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如蜒、篇两字等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2)学生在写字作业上把难写的字再练写一遍

10、争取写好每一个字提醒学生不仅要关注字是否写正确还要关注规范、美观【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学生把字写对容易但写漂亮就相对难了虽然学生已四年级了我们还要把写字作为重点来抓不能放松】4.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课件出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导朗读提醒学生不要一字一顿地读努力读出诗句的韵味(三)朗读

11、课文推进读懂课文内容(1)指名读第一节听听能不能读正确、流利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清楚流畅努力读出诗句的韵味教师要做好示范再让学生练习朗读 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作者看到的景象很奇异那么应该怎样读出这个奇异来呢?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思考这一小节写了什么?(交流:人间奇迹-长城的壮丽)围绕这一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内容?(长城的出现和特点对长城的抒情长城的创造者) 美读(2)指名读第二节听听能不能读正确、流利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清楚流畅努力读出诗句的韵味教师要做好示范再让学生练习朗读 万里长城是这样的壮

12、丽除此之外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读好描写运河的句子 思考这一小节写了什么?(交流:人间奇迹-运河的秀美)围绕这一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内容?(运河的出现和特点对运河的抒情运河的创造者) 美读(3)读了课文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积累有关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交流环节让学生达到收获共享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课文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长城的壮丽和运河的秀美以及作者的爱国情怀】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精读感悟领略长城的壮丽1.观察欣赏文中长城的插图谈谈你的感受2.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

13、?画出有关语句课件出示: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到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1)引导学生从像巨龙穿行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体会长城高踞在崇山峻岭间的雄奇风姿(结合插图理解什么叫连绵起伏?什么叫曲折蜿蜒?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从东起.西到.的诗句体会长城的绵延万里的特点(2)出示地图显示长城由东到系跨越的省市深化学生对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边读边想象长城的雄姿3.师生交流有关长城的建造、作用、规模、地位等方面的资料使长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并使学生深刻认识长城确实是一个人间奇迹4.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间奇迹你最想说点什么?(赞美我们的祖先)5.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长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后来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 众志成城这是一种精神 不到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