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5759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总)doc一名词解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帽子结构(Cap)真核生物mRNA5端有m7G5ppp5Nm2pNp的特殊结构,它抗5核酸外切酶的降解,与蛋白质合成的正确起始作用有关。这一特殊结构称为帽子结构。(3分)2. 反义RNA(Antisense RNA)反义RNA是指与有意义链互补,并能通过互补的碱基序列与特定的mRNA相结合,从而抑制或调节其翻译功能的一类RNA。(3分)3. 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DNA restrictionmap)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在DNA分子或其片段上的线性排列,称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或称物理图谱,切点间的距离用碱基对表示。(3分)4. Tm(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

2、re) 双链DNA或双链RNA热变性(即解链)时的温度;通常以其物化特性,例如OD260增色效应达1/2 增量时的温度代表Tm值。(3分)能专一性地识别和切断双键DNA分子上特定的碱基序列内的酯键,使双键DNA产生切口的内切酶。(3分)5. 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在遗传过程中,DNA一方面进行自我复制,另一方面作为模板合成mRNA。mRNA又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在某些病毒和少数正常细胞中也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可把这些遗传信息的流向归纳为一个式子:此即中心法则。(3分)6.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在变性核酸的复性过程中,其A260光吸收值逐渐降

3、低,最后回复至变性前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3分)7.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分泌蛋白和膜内在蛋白新生肽的N?末端均含一肽段,其作用是引导正合成的肽链跨过内质网膜,过膜后信号肽被信号肽酶水解掉。(3分)分)8. 超二级结构(super secondary structure)在球状蛋白质分子里,相邻的二级结构常常在三维折叠中互相靠近,彼此作用,在局部区域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合体,这就是超二级结构。(2分)常见的超二级结构有、等三种组合形式,另外和C结构形式也存在。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折叠成球状的三级结构。(1分)9. 结构域(structural doma

4、in)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里,多肽链的三维折叠常常形成两个或多个趋于紧密的近乎球状的三维实体。这种实体就称为结构域。(1分)例如免疫球蛋白含有12个结构域,重链上有四个结构域,轻链上有两个结构域。(1分)结构域是球状蛋白质大分子三级结构的折叠单位。(1分)10. G?蛋白(G?proteins) 是存在于质膜上与GTP结合的一组信号传递蛋白。至今发现有Gs、Gi、Gt、Gp等。激素、递质与受体结合经G?蛋白将信号传递给效应器,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引起各种细胞效应。(3分11. 同工酶(isozyme) 同工酶是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由于基因所决定,酶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组酶。所以同工酶彼此间的物理化

5、学性质如溶解度、等电点、迁移率等均有所不同。(3分)12衰减子(attenuator)一种转录终止子顺序,在这顺序处会发生弱化作用,即通过调节转录的终止来制细菌中一些操纵子的表达。 (3分)13操纵基因(operator)DNA上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该位点与启动子相邻或重合,一旦被阻遏蛋白结合可以阻止转录起始。 (3分)14引发体(primosome)在DNA复制中,由引发酶(也称引物酶)和6种蛋白DnaB蛋白、即DnaC蛋白、n、n、n、和i所组成的一个复合物称为引发体,它能够促进RNA引物的合成。 (1分)15SSB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单链结合

6、蛋白,在DNA复制中稳定DNA解开的单链,防止复性,保护单链不受核酸酶降解。 (3分)16辅基(prosthetic group)是指酶的一类辅助因子或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它们与酶或蛋白质结合得很牢用透析法不能被除去。 (3分)17pK值:可解离基团的解离程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某一基团解离一半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基团的pK值。 (3分)18.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中,通常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而cAMP、cGMP等在激素作用中起着信息的传递和放大作用,故将它们称为第二信使。 (3分)19.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乙醛酸循环是

7、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的糖有氧氧化途径,它能将二碳单位(乙酸或乙酰CoA)转变成四碳二羧酸(琥珀酸和苹果酸),从而增加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浓度,或转变成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因该途径有中间产物乙醛酸生成而得名。 (3分)20.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机体维持正常生长所必需,但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或外界补充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3分)21. shineDalgarno顺序或SD顺序(ShineDalgarno sequence)指存在于原核生物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游约10个核苷酸区有一段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顺序,能与16S rRNA的3末端的顺序相互补,在蛋白质

8、合成中起着起始信号的作用。 (3分)22. 循环光合磷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光合作用中,产生ATP而不同时形成NADPH。从光系统I的作用中心到铁氧还蛋白,再经由质体醌,细胞色素b/f和质体蓝素而回到作用中心的电子循环,产生质子梯度,此梯度用于推动ATP形成。 (3分)23. 回文结构在同一DNA分子上,两个相邻的颠倒重复顺序(inverted repeat)构成回文结构,回文结构具有二倍对称性,许多限制酶识别顺序具有回文结构。 (5分)24.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皂化值是指完全皂化1g油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mg数。(3分)

9、25.异头物(anomer)一种糖仅由于端基(羰基)碳原子的构型不同造成的两种立体异构体称为异头物或端基差向异构体。(3分)26.内消旋体(mesomer or mesomeride)某些物质虽然具有不对称组分如不对称碳原子,但其整个分子是对称的,即分子内存在某种对称因素(对称面,对称中心或交替对称轴),使旋光性互相抵消,这样的物质称内消旋体。(3分)27.酮体(acetone bodies)由乙酰CoA在肝内进行缩合,水解、还原或脱羧所得的3种产物(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统称为酮体。(2分)酮体为肝内脂肪酸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1分)28.肉碱(carnitioe)肉碱是一种脂酰载体。(

10、1分)它与脂酰CoA结合成脂酰肉碱,使脂肪酸以脂酰的形式从线粒体膜外转运到膜内,从而促进长碳链脂肪酸在线粒体内的氧化。(2分)29.?氧化作用(?oxidation)?氧化是脂肪酸的一种氧化方式,每次氧化都发生在碳链的碳原子上;(1分)然后在和碳原子之间断裂,产生乙酰CoA。(2分)30.碘值(iodine number)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与卤素起加成作用。100克油脂与碘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称为碘值。(3分)31.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属于酶活性的可逆抑制作用,(0.5分)作用特点是:抑制剂(I)与底物(S)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两者竞争性地

11、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或互相排斥地与酶上的各自结合部位结合,也即只能形成二元复合物ES和EI(无活性),(1.5分)对酶动力学的影响是Km增大,Vmax不变。(1分)32.不可逆抑制剂(irreversible inhibitor)这类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因此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使抑制逆转;(2分)但能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抑制剂从酶分子上移去而恢复活性。(1分)33.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这是某一酶促反应中某一底物的动力学常数,符号Km,,数值上等于该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3分)34.比活(Specific activity)每毫克蛋白质(或

12、蛋白氮)所含酶单位(IU)数,每千克蛋白质所含开特(Katal)数 (2分)比活愈高,表示酶制剂的纯度愈高。(1分)35.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分)1982年,Cech首次发现四膜虫的26SrRNA前体的内含子具有自我催化剪接的能力。(1分)36.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将释放出的自由能转移并使ADP磷酸化形成ATP,此过程称氧化磷酸化。(3分)37.解偶联剂(uncoupler)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的ATP形成,不抑制电子沿呼吸链的传递过程,其结果使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分开,不再发生偶联,具有上

13、述功能的物质称为解偶联剂。(3分)38复制体(replisome)在DNA合成的复制叉上,由各种各样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在DNA链上形成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复制。这一结构被称为复制体。 (3分)39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r partition coefficient)当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系统中分配时,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是一常数(Kd),此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3分)40. 抗体酶(abzyme)或抗体催化剂(antibody catalyst)利用人工合成的底物过渡态类似物作半抗原免疫动物制得的单克隆

14、抗体具有催化该反应的潜力,这种具有催化能力的抗体称抗体酶或抗体催化剂。二填空1根据OD260/OD280 的比值可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纯双链DNA 的OD260/OD280 约为_,纯RNA的OD260/OD280约为_。1.8 (2分)2.02. 在核酸研究中,常用的两种电泳方法是_和_。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2分)3. 科学家_和_在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J.D.Watson(华生)F.H.C.Crick(克里克) (2分)4. 核酸分子中含有_ 和_ ,所以对波长_的光有强烈吸收。嘌呤碱嘧啶碱260nm(3分)5. tRNA的二级结构呈_形,其三级结构的形状象_。三叶草倒L字母(2分)6. B型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顺序是_。碱基对构成的平面_螺旋纵轴,相邻两个碱基对上下间隔距离为_。互补的垂直于0.34nm(3分)7. 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_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为_。类固醇(1分)1,25?二羟D3或1,25?(OH)2D3 (1分)8. 在嘌呤核苷酸的从无到有生物合成途径中所需要的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